第782章 水泥路
夏清宁事先做过功课,知道陈老板家境不算富裕,不能可着一只羊薅毛。陈老板捐了银子,不仅得到了一段路的冠名权,还有如意郡主的亲笔题字。
对商贾人家来说,银子远远比不上这种可以传承的荣耀重要。
在场的其他老板们见状,眼睛都红了,满是羡慕嫉妒,恨不得冲上去把陈老板手中的东西抢过来。
尤其是当地赫赫有名的三大家族,方才他们一句话都没插上,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个名不见经传的陈家出尽风头。
有陈家这个先例在前,经夏清宁稍一“挑唆”,众人纷纷主动献上银子,只为求得一份殊荣。
物以稀为贵!
夏清宁又给九户商户提了字,至于路的冠名权,只要捐了银子的都有份。
一场宴会下来,宾主尽欢。
商户们自愿掏出了银子,还满心欢喜,都盼着夏清宁能早日把路修好。
等人都离开后,夏清宁伸了个大大的懒腰,瘫坐在椅子上问起收入。
“小姐,不算各家带来的礼品,单算银子就有八万三千六百两。”
李雨说出这个数字时,自己都感到震惊。
怪不得人们常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夏清宁疲惫不已,吩咐道:“礼收起来,登记在册,放在库房不要动。”
“商户捐的银钱,再让人抄一遍名单,在黔州告示处用红纸黑字好好夸赞一番。”
这些银子数额巨大,夏清宁担心遭人惦记,便让徐峥从带来的士兵中挑选了一些身手好的,来府上护卫。
在府上休整了两日,夏清宁带着一万两银子出城了。
她身边跟着徐峥、苏毅、林石以及一支二十人的护卫队。
他们一路直奔戌术,找到当地的县令,留下了五千两银子。
“这是给你修路的银子,若是你敢中饱私囊,就别怪我心狠!”夏清宁目光如炬,直直地盯着县令。
戌术县令吓得连忙跪地,再三保证不敢。
“起来。”夏清宁扫视四周,接着问道,“人都准备得如何了?”
县令擦了擦额头的虚汗,一一作答。
夏清宁既有理论又有经验,她把具体配比告诉工人,让他们先实验两遍。
修路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她担心服徭役的百姓心里有怨言。
便让徐峥把带来的人分成不同的队伍,每个小队负责一段路的修建。
这些人只听夏清宁的号令,就连当地官员见了他们都有些发怵。
有官兵监督,百姓们更是不敢偷懒,夏清宁还让士兵与百姓一同修路。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一年冬天。
夏清宁独自一人站在府中的回廊上,遥望着京城的方向,满心思念。
“小姐,你想家了?”李雨悄悄凑过来,打破了这份宁静。
夏清宁微微点头,“李雨,你想不想回去?”
他们离开京城已经大半年了,之前的日子过得忙碌又充实,让她无暇伤春悲秋。
眼下,主要干道已经基本修建完成,剩下的可以慢慢完善。
她突然闲下来,远方家人的身影便不由自主地浮现在脑海。
“小姐,路马上就要修好了,您可以邀请老爷夫人来黔州过年。”
李雨的话,为夏清宁提供新思路。
“我去问问。”
夏清宁向来雷厉风行,说做就做,急匆匆地跑到书房写信去了。
然而,她的信刚寄走不久,就收到了家人寄来的信。
这封信,是由一个意想不到的人送来的。
冬日的黔州,阳光洒落在郡主府的庭院中,夏清宁还惦记着给家人的那封信。
突然,一道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
夏清宁先是一愣,随即眼中绽放出惊喜的光芒,喜出望外之情溢于言表。
离开京城那般久,在这遥远的黔州,骤然见到来自京城的故人,心中的亲切感瞬间如潮水般涌来。
“你怎么来了?”夏清宁快步迎上前,语气里满是抑制不住的欣喜。
九皇子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将手中的信递向她,“替琴姨送信,顺便来看看你。”
京城距离黔州千里之遥,即便快马加鞭,往返也需月余。
若不是京城发生了极为要紧的事,他决然不会不辞辛劳地奔赴黔州。
“是吗?”夏清宁目光紧紧锁住九皇子,眼中透着探究,大有刨根问底的架势。
九皇子见她这般执着,不再隐瞒,将京城的局势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
原来,武毅与蛮族首领蠢蠢欲动,皇上和九皇子共同谋划,打算设下圈套请君入瓮。
为此,他们二人演了一出好戏,九皇子故意触怒皇上,从而被“发配”到这偏远的黔州。
而此时的京城,守卫力量有所空虚,连衙役都被武毅……
夏清宁微微蹙起眉头,神色凝重。
“若有人看不清局势,真的投奔武毅,那该如何是好?”
“当叛贼论处!”九皇子回答得斩钉截铁,毫不犹豫。
在这种原则性问题上,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若是有人立场不坚定,心怀不轨,早晚会露出马脚,不如趁此机会一并解决。
“行,我爹爹他们会不会有……”夏清宁话到嘴边,却又问不出口了。
京城局势波谲云诡,复杂万分。
她远在黔州,即便爹爹真的遭遇什么危险,她也鞭长莫及,帮不上什么忙。
九皇子自然明白她的担忧,赶忙宽慰,“清宁,你不用过于忧心。”
“我在离开京城时,特意安排了人保护夏叔和琴姨,父皇向来器重夏叔,定然不会让他们出事的。”
其实,还有一个关键原因,九皇子并未说出口。
【恐怕不止如此,爹爹和娘亲若在京中出事,我必然不会放过武毅等人。】
【届时,我带着人前往京城,只会让局势变得更加糟糕,引发更恶劣的影响。】
夏清宁心中暗自思忖,面上虽未表现出来,可这些念头却在脑海中飞速闪过。
九皇子看着她,心中默默感慨,果然什么都瞒不过她。
知晓情况后,得知亲人暂无性命之忧,夏清宁心中的忧虑顿时消散,也没了后顾之忧。
这时,她才有心思和九皇子说起黔州的种种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