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编故事
宋千俞乍一听到这声呼喊,还以为是自己出现了幻觉。在他的潜意识里,夏清宁此刻理应在京城中,绝不可能出现在这儿。
还没等他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夏清宁已然策马奔到他的身前。
昼夜兼程的赶路让她略显狼狈,发丝有些凌乱,脸颊上也沾染了些许尘土,但那双明亮的眼眸却依旧熠熠生辉。
“清、清宁?”
宋千俞瞪大了眼睛,眼中满是惊愕,他甚至有些不敢认眼前之人。
“是我。”
夏清宁轻盈地翻身下马,牵着马稳步走到他面前,仰头望着他。
“九殿下,你也太不够意思了,这么大的事儿都不告诉我。”
宋千俞亦跟着下马,张了张嘴,想要解释,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行了,不说这些,先去城里看看,其他的等解决了这里的匪患再说。”
夏清宁看出他的窘迫,善解人意地岔开话题。
“好。”宋千俞微微点头。
在进城之前,宋千俞神色凝重地叮嘱夏清宁。
“清宁,你且喊我名字便是,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能暴露身份。”
“我想先暗中查访,了解城内的真实情况后再做定夺。”
夏清宁心领神会地点头,“行,我们就装作普通兄妹。”
她深知,此地土匪横行,他们身边仅仅带着几个侍卫。
一旦遭遇危险,难以确保自身安全,倒不如低调行事,隐去身份。
夏清宁不禁想起从前上学时,每当有领导前来视察,学校便会组织大扫除,以最好的面貌迎接。
如今他们也可以如法炮制,暗中查访,探探当地官员的虚实。
宋千俞听了她的话,觉得甚有道理。
在进城门前,宋千俞注意到他们这一行人,个个骑着高头大马,很容易引起土匪的注意。
万一真的遭遇不测,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可就求助无门了。
他当即让侍卫把马匹寄养到一户可靠的农户家中。
随后他与夏清宁二人各自背着行囊,低调地向着城门走去。
雁门城算是一座较为繁华的城镇,往日里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然而,今日却大不相同,进城的人寥寥无几。
等了不到一刻钟,便轮到了他们。
二人从容地拿出提前准备好的路引,交给守城的城防兵仔细核对。
一切顺利,他们成功地进了城。
此时正值正午时分,本应是一天中最为热闹的时候。
可城中的主街道上,行人却屈指可数,且个个神色匆匆。
街道两旁的商铺,大多紧闭着大门,一副萧条冷落的模样。
偶尔有一两间商铺半掩着门,目光飘去,店内也仅有一名掌柜在默默守着。
马路中央,垃圾随风肆意飞舞,一些不知名的杂物被随意堆放在马路一侧,整个街道显得破败而萧条。
见惯了京中的繁华昌盛,骤然目睹这般凄凉景象,强烈的对比让人心中泛起阵阵酸涩。
宋千俞微微皱起了眉头,眼中满是忧虑。
他们沿着街道缓缓前行,走了将近小半个时辰,总算看到一家开着门的客栈。
两人对视一眼,心有灵犀般快步走了进去。
为了不引人注意,侍卫们与他们是分开入城的。
他们在进城后会自行寻找安身之处,各自打探消息。
若是二人有需要,自会设法联系他们。
如今,只剩他们兄妹二人,这打探消息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看起来更为讨喜的夏清宁身上。
她抬眸,匆匆扫视了一圈客栈的环境。
只见这客栈共有三层,一楼的大厅宽敞明亮,摆放着十来张桌子,上面两层应该是雅间或者客房。
夏清宁款步走到柜台前,豪爽地大手一挥。
“掌柜的,要两间上房。”
掌柜的抬眼打量了她一番,见她出手如此大方,心中便知这是位大客户。
瞬间,他面上的笑容变得谄媚无比,与他们进门时的懒散模样截然不同。
随后,兄妹二人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不多时,店小二便满脸堆笑地凑了上来,殷勤地询问他们吃什么。
“小二哥,把你们这儿的招牌菜都端来,再来一壶好茶!”
她不差这点银子,前些日子又一路奔波,眼下好不容易有了歇脚之处,自然要好好犒劳一下自己。
一旁的店小二听罢,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忙不迭地点头哈腰,一溜烟地跑去后厨帮忙。
掌柜的亲自为他们端茶倒水,满脸堆笑地说道:“二位客官,你们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
说罢,他佝偻着身子,正欲转身离开。
“请等一下,掌柜的,我们兄妹二人初来乍到,想跟你打听点事情。”
夏清宁从衣袖中掏出一个小巧的元宝,放在桌上。
掌柜的一见到银子,双眼瞬间放光,垂涎地伸出手,想要将银子收入囊中。
夏清宁却先一步拿起银子,似笑非笑地提醒他:“掌柜的,这银子可不是白拿的。”
“自然自然。”
掌柜的赶忙正了正神色,目光紧紧追随银子的方向,急切地问道:“客官想要打听什么?”
“青天白日的,为何不见商铺开门,就连来往的人都没几个,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夏清宁收起笑容,神色凝重地问道。
掌柜的长叹一口气,从旁边扯过一把椅子,缓缓坐下。
“客官,听您的口音,不是本地人吧?”
“这雁门城如今可不太平,二位客官还是尽早离开吧,莫要在此地久留。”掌柜的好心劝说。
夏清宁心思一转,为了更方便问话,她编了一套说辞,称他们是来此地寻亲的。
“我们家中突遭变故,碰上些棘手的事,故而千里迢迢来这儿投靠外祖家。”
“谁承想,亲戚还没找着呢,却瞧见这城中变得面目全非。”
夏清宁微微蹙着眉头,眼中满是焦急。
“我们担心地址给弄错了,就寻思着先探听探听情况,再做下一步的打算。”
“掌柜的,您在这儿久居,想必知晓得多,这到底是发生什么事儿了?为何会变得如此萧条破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