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780章 石灰石

    在黔州筹备修路事宜的过程中,寻找石灰石顺利得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在考察时,夏清宁在厄县偶然间发现了会变色的石头。

    她将自制的盐酸滴在上面,发现石头上会冒泡。

    这便是石灰石了!

    既然找到了石灰石,那就要着手准备建厂。

    为了方便,夏清宁在厄县选定了厂址。

    说是工厂,实际上不过是个小作坊。

    在这个小作坊里,划分了不同的区域。

    考虑到水泥需要存放,她又在空地上盖了仓库。

    又担心工人离家远,下班不方便回家,还准备了宿舍。

    黔州原本账面上还有些结余,可经夏清宁这一番折腾,资金立即变得捉襟见肘。

    修路是个大工程,虽说人工费低廉,马上农闲可以征调徭役。

    服徭役的百姓只需管饭,而且她还带来了徐峥等人帮忙,无需支付太多银钱。

    但即便如此,若是想要将整个封地都修成水泥路,花销依然不菲。

    夏清宁手上纵然有银子,但要凭借这些银钱在黔州修建一条路,却非易事。

    她希望修建这条铁路可以改善黔州百姓的生活,为此做了不少“功课”。

    在通往各个府县的路线规划妥当,水泥厂也逐步步入正轨,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这天,夏清宁精心收拾一番后,将李雨唤到跟前。

    “有没有当地豪绅送拜帖过来?”夏清宁神色平静,眼中却透着几分精光。

    “有!黔州最出名的商贾有三家,他们在这地盘踞了百年之久,相互制衡,势力不容小觑。”

    李雨微微前倾,认真汇报着,瞧见夏清宁脸上露出笑意,他不禁有些兴奋。

    “小姐,你准备拿谁开刀?”

    夏清宁闻言,轻轻挑眉,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枪打出头鸟。”

    众人皆知,到了新地方,要么打压最嚣张的刺头,要么拉拢那些看不惯刺头的势力,方能站稳脚跟。

    徐峥在一旁看着他们跃跃欲试的模样,不禁心生担忧。

    “他们能在这儿扎根百年,屹立不倒,咱们初来乍到,怕是打不过吧?”

    徐峥不畏惧武力冲突,可商贾们心思狡诈,他担心夏清宁会吃亏。

    夏清宁嘴角上扬,露出一抹灿烂的笑容。

    “徐叔,您就把心放肚子里吧。做生意讲究的是和气生财,我可没想着要跟谁动手。”

    “这三家在黔州出了名的慈善,从不做欺行霸市的勾当,各个都慷慨大方,行事清白。”

    “我自然是要和他们搞好关系,实现官商一家亲。”

    不知为何,徐峥总觉得夏清宁话里有话,一时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劲。

    李雨跟随夏清宁的时间久,对她的行事风格颇为了解。

    一听就明白,小姐这是盯上商贾们的钱袋子了。

    翌日,夏清宁在府中用过早餐,便前往衙门,传王大力前来相见。

    为了封地的建设,夏清宁特意将当初落榜的秀才王大力和李铭带到了黔州。

    王大力虽没能说服父母,但一心想要为黔州做点贡献,便毅然跟了过来。

    到了黔州,夏清宁封他做农事官,好让他施展才华。

    前些日子视察时,夏清宁看到百姓辛苦耕种,收成却不尽人意,便想着推行肥田的办法。

    但新鲜事物推广起来谈何容易,肥田所需的石灰粉需要花钱购置。

    百姓们误以为这是官商勾结,巧立名目骗他们花冤枉钱,如此一来,夏清宁被当成恶人。

    她思来想去,觉得还是先小范围试点推广,等百姓看到实际成效,自然就会信任她。

    “传我的话,先从厄县周边开始推行,第一年石灰粉免费供应。”

    “不过,需要每户出两名成年男丁前往山中挖掘石灰石,并将其磨成粉,以做工来抵扣石灰粉的费用。”

    厄县周边盛产石灰石的山脉众多,黏土也随处可见,这为肥田计划提供了便利条件。

    与此同时,夏清宁还得忙着修路的相关事宜。

    她一头扎进书房,仔细研究李雨收集来的拜帖,将送帖的商户一一邀请赴宴,时间就定在次日。

    李雨虽购置了一些小厮,但用起来总觉得不顺手,重要事务还是交给亲近的人去办。

    夏清宁或许缺很多东西,但唯独不缺可用之人,她吩咐徐峥安排人手去送帖子。

    如意郡主要举办宴会的消息迅速传开,黔州有名有姓的商贾们都收到了请帖。

    其中,刘、杨、陈三家最先接到邀请,他们立刻派人去打探其他两家的动静。

    得知不仅他们三家有帖,还有不少小商贾也在受邀之列,三家的家主心里顿时没了底。

    宴会就在明日,三家按捺不住,下午便迫不及待地聚在一起商量对策。

    在黔州,夏清宁就如同土皇帝一般,她办宴,谁敢不给面子?

    可她的行事风格向来让人捉摸不透。

    刘家势力最大,一见面,刘家主就急切地表明立场。

    “咱们先说好,要是郡主想挑拨离间,谁先服软,谁就是商行的孙子!”

    杨家主听了,不禁撇嘴,在心里暗讽刘家主虚伪。

    以前,刘家主拼命巴结知府,如今封地归了夏清宁,他又想着防着他们这些老对手了。

    虽然心里不痛快,但大敌当前,他们还得一致对外,便勉强应承下来。

    商贾地位本就低下,只有拧成一股绳,才能保住家族的荣耀。

    隔天,受邀的商贾们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夏清宁府上做客。

    他们不敢送太厚的礼,都选了中规中矩的礼品,生怕触了霉头。

    可谁能想到,夏清宁完全不按常理出牌。

    众人刚迈进郡主府的头道门,府中的小厮便接过礼物,直接在厅门处拆了起来。

    其中一个小厮敲起铜锣,李雨则在一旁高声唱喏,“刘家老爷,捐白银五百两,一对红翡镯——”

    捐?

    刘家老爷子还没反应过来,报礼声便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

    “杨家五百两,陈家八百两……”

    刹那间,其他两家家主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皮笑肉不笑地回头看向陈家主。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