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事不宜迟
原来在他前面的人是宋千俞,只是这九皇子年纪尚小。从未在朝堂上露面,今日怎会突然出现?
未等他想清楚,便听到皇上力排众议,直接钦定九皇子负责剿匪的相关事宜。
朝堂上,各方势力相互角逐,谁也没料到,九皇子竟能在这错综复杂的局势中后来居上。
真可谓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呐!
皇上金口一开,任命九皇子前去剿匪之事已然板上钉钉。
这些大臣们尚且不知,今日在朝堂上初露头角的九皇子,日后将会惊艳四方,让所有人都记住他的存在。
早朝即将结束之际,皇上目光冷峻,缓缓扫过殿下一众臣子,那眼神仿佛能穿透人心。
片刻后,皇上微微沉下脸,声音低沉地说道:“如今匪患猖獗,肆虐无忌,百姓们的生活苦不堪言。”
“过往之事,朕无意再去细究,但此次九皇子出征剿匪,朕绝不允许出现任何差池!”
殿下跪着的臣子们听闻此言,心中各怀鬼胎。
皇上这番话,无疑是一记警钟,明明白白地在警告他们。
不管是谁的人,不管背后有着怎样的势力撑腰,做事都得有个分寸。
散朝时,九皇子一眼瞧见夏千帆,脑海中忽然闪过正在调查平王一事。
他心里清楚,自己这一走,后续调查平王的重担可就要落到夏清宁的肩上。
想到此处,他快走几步,来到夏千帆身旁,“夏大人,请问如意郡主此刻是否在府中?”
如今的九皇子被皇上委以重任,他的一举一动备受朝臣瞩目。
他坦坦荡荡,毫无半分遮掩,却让后者如芒在背。
夏千帆敏锐地察觉到周围投来的一道道视线,浑身不自在。
他嘴角微微扯动,挤出一丝苦笑,回应道“回九皇子,小女忙于审问平王的事,此时应当是在大理寺。”
“好,多谢夏大人。”宋千俞微微点头致谢,而后疾步离去。
待九皇子走远,夏千帆明显感觉落在自己身上的视线少了许多,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这时,一位与他私交甚好的朝臣凑上前来,一脸促狭的打趣。
“夏大人,你这可不厚道啊,什么时候跟九皇子……”
夏千帆闻言,唯有苦笑以对,赶忙打断他的话。
“诶,陈大人,这话可千万不能乱说。”
“小女与九皇子负责调查平王,往来频繁些在所难免。”
“我与他平日里交集并不多,听小女所言,九皇子……”
就在其他大臣暗自揣测九皇子与夏家关系时,当事人已经去大理寺寻人了。
等到了大理寺,他并未看到夏清宁。
正当他准备前往别处继续寻找时,一名暗卫悄然现身,恭敬地禀报。
“九皇子,皇上请您即刻过去。”
宋千俞微微皱起眉头,心中疑惑,轻声问道:“父皇可有说所为何事?”
不多时,他便来到了御书房。
“父皇。”宋千俞入内,恭敬行礼。
皇上从堆积如山的奏折中抬起头来,瞧见来人面上多了几分和悦。
“小九,朕派你去剿匪,你可有信心?”
紧接着,他又叹道:“土匪横行霸道,为非作歹,如今严重影响到百姓的生活,应尽早将其剿灭,以免后患。”
“儿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父皇所望。”宋千俞郑重点头。
皇上微微点头,“昨日朝堂上,他们纷纷前来请缨,”
“个个都表态愿意前往雁门城剿匪,就连平日里从不参与朝政的徐将军都主动来找朕。”
九皇子听闻,不禁露出一丝错愕。
“徐将军?可是平王的属下?”
皇上轻声一笑,随后向他说起徐将军的身世来历。
原来,徐将军出身贫寒,本是个普通百姓。
早些年被征兵入伍,凭借着自身的勇猛,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兵,一步步拼搏,混到如今这个位置。
“他出身穷苦,或许更能对这些受苦受难的百姓感同身受吧。”皇上微微叹息,眼中透着几分期许。
九皇子心中却隐隐觉得这个人有些不对劲。
可他既未曾与徐将军谋面,手中又尚无确凿证据,便暂且按下疑虑,没有再多说什么。
随后,皇上神色庄重地将一枚能够调动京中御林军的令牌交到九皇子手中。
与他说起雁门城土匪的详细情况。
“小九,这是知府的信,你看看吧。”
皇上说着,一旁的韩五德公公赶忙恭敬地从皇上手中接过信,小步快跑至九皇子身边,双手递上。
九皇子立即打开信件。
只见信上所述:山匪如今已发展到上千人的规模,在当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深受其害。
官府虽多次派兵围剿,却屡屡受挫,铩羽而归。
九皇子看着信上的内容,心中顿感事态严峻。
山匪能发展到上千人的规模,这足以说明他们内部已然构建起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
有组织、有纪律,这般有备而来的山匪,与那些乌合之众的普通山匪截然不同。
他们更加危险,对百姓造成的威胁也更大。
看完信,九皇子将其仔细收好,面色平静而坚定。
“父皇,儿臣定不辱命。”
见九皇子信心满满,皇上又细细叮嘱了两句,便让他退下了。
等远离皇宫,九皇子对着虚空轻声唤道:“老三,去查徐秋将军。”
“是。”暗处传来暗卫简短而有力的回应,而后领命迅速离去。
九皇子始终觉得徐秋此人疑点重重。
他暗自思忖:若徐秋只是个普通将领,即便当下无仗可打,也不会主动地请缨去剿匪。
徐秋平日里在朝中一直没什么存在感,怎么看都不像是个“爱管闲事”的人。
当晚,宋千俞便从暗卫口中得知消息。
果不其然,这徐秋就是平王的人!
事不宜迟,宋千俞决定主动登门拜访徐秋将军。
“你是谁?”徐秋府门前,小厮瞧见来人,眸光中闪过一丝警惕。
宋千俞不动声色,上下打量着小厮。
只见他右手虎口处布满老茧,走起路来脚步轻盈,心中便知,多半是个练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