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京师顺天(今天继续五更走起,助大家元宵快乐)
顺天府可谓历史悠久。从西周初年,封皇帝后人于蓟立蓟国,后由召公所封燕国所灭,燕国迁都于此,此地便有了燕京的称呼。后始皇一统,在此地设蓟县,又增设广阳郡统之,东汉初年,设幽州刺史部于蓟县,西晋后,又屡次改名,燕郡,范阳郡皆设于此,直到开皇之时,改为涿郡,涿州。至辽宋之时,辽国在此设南京,改为幽都府,后又改为析津府。北京立都由此开始。金国时,又改为中都大兴府,至元朝建立,在此设大都,北京正式成为全国性的国都,直至如今大明的京师顺天府。站在朝阳门门口,抬头仰望朝阳门大门,刘建心中暗叹。不愧是京城的大门啊,气势磅礴,高大雄伟,比南京应天府的都要高大,坚固多了吧,真是深得朱元璋高筑墙的精髓啊。也不知这种城墙在自己那种火炮的持续轰击下,能坚持多久。刘建心中想着。刘建命众人在城东寻找客栈居住,同时命李安去城东寻找看看有无能够买到的府院。如今只是十一月中旬,会试会在明年二月九日,位于内城黄华坊袍子巷的贡院内举行,而殿试也要到三月十五日,在奉天殿前大试。之后还有颁发皇榜,琼林宴等等程序。故而刘建在京城内最少也会待到四月二十日。至此之后刘建便可离去了。如此五个多月的时间,刘建不可能一直都待在客栈里吧,不说不方便往来联系,就说那电报机都无处安放。所以找一个便宜一点的府院,还是有必要的,刘建也可以此打听一番京城的房价。和莲儿一起在内城左转右转,不久便来到位于大明门右侧的礼部大堂。向礼部报备后,刘建也自觉轻松,终于可以在京城内游览一番了。“夫君,那座城门便是皇城的外门吗”莲儿向刘建问道。“那是大明门,并不是皇城正门,从这向内的承天门才算是,但要说真正的宫门应该是奉天殿前的奉天门和午门,只不过对于百姓来说,从大明门开始,到东西长安街内的长安左门,长安右门,还有北安门,东安门,西安门,这三门与大明门一起,为皇城四门,加上内城九门,合计为如今大明京师百姓所熟知的城门”刘建向莲儿说道。“不过这京师和南京也不一样啊,外城还没有城墙”莲儿又说道。刘建听后,微微一笑。那当然喽,外城的城墙要到嘉靖时期才开始建造,后来又因为缺钱,还弄了一个半成品。“以前两汉之时,便是这种内城外郭布局”刘建笑道。“原来以前也有这样的京城布局啊”莲儿说道。“走吧,我们先去灯市看看,刚刚路上只是走马灯的看了一眼,之后我们去崇教坊的国子监看看,最后我们便可去外城,看看李安他们找得如何了”刘建笑道,莲儿自不会反对,便跟在刘建身后,随刘建在京城内四处闲逛起来。如今的京师,以皇城为中心,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由专门的顺天府尹直属,外城则分属宛平县和大兴县两县。内城之中,又分为二十八坊。其中皇城东有:南薰坊,澄清坊,明照坊,保大坊,仁寿坊。皇城西有:时雍坊,小时雍坊,安富坊,积庆坊。东城计有5坊:明时坊,黄华坊,思城坊,南居贤坊,北居贤坊。西城计有7坊:阜财坊,咸宜坊,鸣玉坊,日中坊,金城坊,河漕西坊,朝天宫西坊。北城计有7坊:教忠坊,崇教坊,昭回靖恭坊,灵春,金台坊,日忠坊,发祥坊。如此合计二十八坊,下又有众街巷,组成如今的内城布局。内城合计九门,除去大明门向外内城正门正阳门外,从右到左分别是崇文门,朝阳门,东直门,安定门,德胜门,西直门,阜成门和宣武门。其中德胜门和安定门位于城北,朝阳门,东直门位于城东,西直门和阜成门位于城西,崇文门在正阳门东侧,宣武门在正阳门西侧。北安门向外,在金台坊内是鼓楼和钟楼,鼓楼向西,沿科街顺什刹海,积水潭而行,便为德胜门,鼓楼向东,沿顺天府街转安定门大街向北,便是安定门,向东走东直门大街便是东直门,由科街转德胜门大街再走新开道街,西直门大街,便是西直门喽。由西安门向外,走宣武门里街向南为宣武门,向北走不远又走阜成门大街便是阜成门,出东安门走灯市,双碾街向东,走朝阳门大街,便是朝阳门,双碾街向南走崇文门里街向南,便是崇文门。而这九门配合各街,便是如今内城骨干,其内再以小巷相连,如此便构成了如今京城内部布局。当然内城除去灯市外,大部分都是以勋贵,贵族府院和各部院衙门以及台基厂,盔甲厂,太仓一类。真正的繁华之地是位于外城之中,当然外城繁华之地也是分地方的。如南城,便主要是天坛,山川坛和各种寺庙所在地,北城和西城则主要是皇家园林。真正百姓居住的商业区,便是东城,并向东直达通州码头。灯市是内城中唯一的集市,然而灯市也不是时刻都对外开放的。只有每年上元佳节前后,才会对外开放。每年上元佳节前后,灯市内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每年此时男女老少,倾巢而出,远近游览者不计其数。灯饰的种类繁多,绘画也是千奇百怪,另外还有歌舞表演,杂耍,戏曲等等。可谓响彻全城,一夜无眠。虽然内城不得从事商业,但每年灯市,同样引人入胜。而如今已是十一月,再过一个月便到过年时分,届时刘建自会逛一逛这闻名天下的京师灯市。一路出朝阳门后,李安派人来报。已在城东通远客栈写好上房。于是刘建便与莲儿一起,往通远客栈而去。一路北上,刘建也已非常疲惫,自然早早洗漱一番,便蒙头大睡起来。直睡到日上三竿方起。又是一阵洗漱后,李安便向刘建一拜。“公子,昨日属下询问了京城内潜伏的猎守队员,听他们说在阜成门外大街与谦安街,通济街,永宣街交界之地有几处民宅要出售,其中最贵是是一套三进院,要二十五万两,按京师正常价,本应该在十八万两左右,这之所以卖这么贵,因为他与内城只有两里地,而且周围商贸发达,故而要贵上许多”李安拜道。“我不管他能卖多贵,我在乎的是我要是转卖,能否尽快卖出,有赚头没有”刘建说道。“属下以为应该很好转手,毕竟这里是京师最繁华之地,外人进京,都会在此购买房产,要是公子考中了状元,到时候状元之宅一打,马上就有人疯抢,三十万,五十万,甚至百万都不是问题”李安又拜道。刘建听后,微微一笑。不知道这个时代有没有房地产这个行业或者思维,但是来自后世的刘建,或多或少都会有点。这里虽然要二十五万两,但是毕竟是京城繁华之地,要想卖出,特别是卖给那些个外地人,自然不愁买家。更别说刘建要是拿到状元,哪怕是高中进士。也可对外宣称这是吉宅,那时那些刚到京城的外地人特别是那些富商们,还不疯抢啊。转手百万都不是问题。“好,下午先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