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另类考核(下)
攻坚战。林biao在攻打四平失利后,总结出了许多攻坚战的经验教训,认为在一场攻坚战中,进攻前的准备是最为关键的。在攻克锦州前,林biao在准备与火力部署上均花了大量时间,之后一战而下。所以,后世有说法称林biao打的是必胜仗,体现了他在战术方面的专业与细致。”
“功课作得不错,粟裕呢?”
“粟裕在战术能力上并无突出之处。在指挥小规模作战期间,粟裕独自于敌军重围下开展游击战,固然体现了很高的胆略,却也说明战术指挥能力的不足。后来粟裕指挥三野,于战术方面也经常出现失利,三野最大的弱点是攻坚战不够迅速凌厉。比如孟良崮战役三野死亡1。1万以上,毙敌1。3万。淮海战役,三野猛攻碾庄黄百韬兵团,付出沉重伤亡。这些数字均能体现出粟裕不精于战术指挥。三野的攻坚战术是以人海战术、牺牲战术等正面步兵冲锋为主,不具科学性。”林若兰此时已完全进入了作战参谋的角色,专注的思考着自己想说的话,连吴远山和陈剑峰是在什么时候缓步走进来的都不知道。
“哦?照你这个说法,粟裕似乎比林biao差得远了?”吴远山忍不住开口了。
“不能这么说,论战略指挥能力,林biao比粟裕差得太多。林biao打仗讲究稳重,用他自己的话说‘无七分把握不打’,风险太大的战役,他是不会去打的。而粟裕胆识过人,在淮海战役中的指挥,更显气势磅礴。以六十万战斗力量突破国民党八十万大军,歼敌近五十万,如果换作林biao,是做不到的。”
她微微一顿,接着说道:“粟裕的战略远见性很强,比如冒死直陈,说服毛zei东改变策略,让三野留在江北作战,最终在豫东、淮海等大战中歼灭大批国民党有生力量。他也擅长创造和把握战略机会。这就比林biao强了很多,林biao不喜欢冒险,而创造机会的过程是需要冒极大风险的。”
“我输了。”程明轩漫不经心的把手中的棋子扔回棋盒,慢悠悠的一笑,“就以这盘棋作个比喻,林biao与粟裕在计算范围上都很远,但棋风却有所不同。林biao步步为营,在全部棋子布置得当后,再拉开帘幕,把对手一招击杀。粟裕则是利用少数棋子在局部巧妙吃掉对手大棋,最后形成了对手大势已去的局面。在军事上,这二人可谓棋逢对手。”他凝目看着林若兰,格外的语重心长:“但最后平定天下,得享晚年的却是叶帅他们,军事,从来都不是全部。你懂么?”
林若兰低头琢磨,隔了许久,她轻吁一口气,点点头:“用兵以奇,治国以正。”
“孺子可教!”吴远山仰天大笑,他上前慈爱的拍拍林若兰的头,“送你一句话,就当是我给你的见面礼:‘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chuang宽。’好好记住它,以后对你大有好处!”
“教官的意思,是要我时刻记住不受局限,改变思维定势,跳出桎梏,走出迷局?”林若兰抿抿嘴唇,迟疑的问道。
“你想得不错,金昊年轻有为,以后必将担当重任,你们将要面对的困境还不知会有多少,遇到事情,不妨跳出来、居高临下的看待,这样才能不辱使命。”吴远山带着欣赏的眼光凝注眼前的小女子,秀外而慧中,金昊的良配呀!
“你这老家伙,就用一句话把我儿媳妇给打发了?”程明轩笑骂一句,不待林若兰向吴远山道谢,他已经从衣兜里掏出一个红色锦锻包裹的正方形首饰盒:“想必小昊已经把家传的玉玲珑给了你,这是程家历代只传长媳的信物,我想来想去,把它送给你,是再合适不过的。”
林若兰迟疑着没有去接,楼道里忽然传来沉稳的脚步声,侧耳细听之下,林若兰知道,金昊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