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越坡

第六百七十四章 阿鲁温投降

推卸的责任。再加上王保保是他亲外孙这一层关系,估计元顺帝就得拿他开刀,让他为河南的败局背锅。

徐达的这封劝降书虽然不长,但条条理由都切中要害。尤其是文末对于元顺帝会让阿鲁温为河南败局背锅一事,是真正到了阿鲁温的心坎儿里。

当日下午,阿鲁温便打开城门向徐达投降。

阿鲁温一降,洛阳周边的其余元军残部就都跟着降了,包括与蓝玉大战了一个时辰的那处元军大营。

此战获得大胜,柳林山功不可没。常遇春非常高兴,直接让柳林山接替裴德龙,当了自己的亲兵队长。

那裴德龙不当亲兵队长,又干什么去了呢?

当然是另有重任,负责带兵打仗啊!自从傅友德走后,常遇春感觉自己麾下的信得过的硬角色少了些。在一些急难险重任务上,除了蓝玉,就没有其他人能顶得上了。

不得已,常遇春只好让裴德龙时不时来顶替原先傅友德的角色。裴德龙虽然比起傅友德是逊色不少,但也够用了。只不过裴德龙可是自己的亲兵队长呀,不能老是派去执行急难险重任务呀!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常遇春又觉得柳林山很不错,便让柳林山来当亲兵队长,让裴德龙去发挥更大的作用。

到了四月十三日,徐达、常遇春的大军就真正控制了孟津。与此同时,南路的冯国胜、郭兴已攻克许昌,邓愈已拿下南阳。黄河之南的中原大地已尽归明军之手。

徐达一面向应的朱元璋报捷,一面与常遇春商讨下一步的行动。

徐达、常遇春二人皆认为,下一步应当择机北上取大都。但是,大部队要北上的话,就得防止关中的元军东袭洛阳、汴梁等地。因此,徐达、常遇春皆认为,应先西取陕州(今河南陕县)、潼关二地,派一员将领守住潼关,让关中元军无法东进。

四月底,经过了十多的休整,就在徐达、常遇春准备西取陕州、潼关二地之时,应方面有加急公文传到洛阳。原来是朱元璋即将亲临汴梁,与诸将商讨下一步的大计划,要求徐达、常遇春在汴梁等候。

君命不可违。徐达、常遇春只得移师汴梁,但是对于西取陕州、潼关二地的计划,徐达、常遇春并不打算放弃。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