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越坡

第六百六十六章 朱元璋称帝

结拜,朱棣随时有否决的权力。也就是说,哪一天朱棣不高兴了,不承认与俨儿有结拜之事了,那这件事就当自始至终都没有存在过。俨儿不得旧账重提。

至于这个后门儿,朱棣未来有没有使用,我是不得而知。但是我相信有这个后门儿的存在,再加上保密协定,未来的永乐大帝应该是不至于为难俨儿。

说完了儿子朱棣,咱们再来说说老子朱元璋。

经过李善长、朱升、刘伯温等一干能臣精心策划准备之后,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正式登基,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从这一天开始,我们就不在称公元1368年为至正二十八年了,而改称为洪武元年。

朱元璋的登基大典是经过精心策划准备的,场面当然也是非常壮观。

按照“程序”,先是李善长“突然”带着百官跪在朱元璋面前,并从怀中取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劝进书,请朱元璋顺应天命,位登大宝。

朱元璋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立即从椅子上跳了起来。面对众人的劝进,朱元璋当然是连连推辞,并对众人好言相劝,让他们不可以“任性”。

见朱元璋不肯登基,众臣情绪显得十分激动,有的人表示要长跪不起;有的人则在不停地磕头,说朱元璋不登基,他就不停下来;更有“玩儿命”的,就跟变戏法儿一样,不知从哪里就找来了绳子,当场就要在吴王府门前上吊……

面对如此混乱的局面,朱元璋一时显得“手足无措”,忙乱之中,他立即命令亲卫队的人员去劝阻这些下属,特别是那几个要上吊的,一定要阻止下来,可不能闹出人命。

不过让朱元璋没有料到的是,到了这个时候,连亲卫队也“背叛”了朱元璋,不仅不去阻止那些“无理取闹”的臣子,反而是加入了他们的队伍,也跟着寻死觅活的,非要朱元璋答应登基不可。

这一下,朱元璋是彻底没辙了。经过再三“好言相劝”,而没有任何效果后,朱元璋是“痛下决心”,表情“十分痛苦”地答应众人,立即登基。

朱元璋登基之后,册封马氏为皇后,世子朱标也理所当然地升格为太子了。而朱棣,自然也不再是四公子,而是四王子了。

朱元璋称帝后没几天,陈友定父子就被押送到应天。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