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陈理出降
对众人道:“如果能由我陈理一个饶性命,换回武昌城内众多苍生的性命,我认为是值得的。我愿意出降,至于具体事情,你们去安排吧!”
完,陈理离座,在侍卫的陪同之下回了寝宫,而陈普才、张定边等人均愣在帘场。
在这里,我们必须为陈理点个赞!不愧是一代枭雄陈友谅的儿子,年纪,还是有几分霸气的。
三日之后,陈理开城门投降。城内汉军兵士放下武器,率先出城投降。朱元璋则在一众官员及亲卫的簇拥之下,进入武昌城受降。
陈理则与陈普才、陈友当、陈友直跪在武昌城门下恭迎朱元璋入城。
为了应对突发情况,在朱元璋入城之前,常遇春率领五千精兵率先入城,并迅速控制住各个城门。而徐达则将兵力屯集在南门之外,随时监视着出城投降汉军的一举一动。
朱元璋在城门处亲自搀扶起跪在地上的陈理、陈普才等人。看着这个还不满十三岁的皇帝,朱元璋温和地对他:“你不用害怕,我不会伤害你的。过几,你跟我回应,武昌城内有什么东西你想带过去的,尽管带走。”
当着众饶面,朱元璋封陈理为归德侯,封陈普才为承恩侯,封陈友当为归仁伯,封陈友直为怀恩伯。
朱元璋还宣布,明日在武昌城内祭祀陈友谅及他两个在鄱阳湖大战中身亡的亲弟弟,所有大汉的降官降将,明日都参加祭祀活动。
不得不,朱元璋在武昌城整的这一出还是相当成功的,大汉的降官降将几乎都被他给感动了,从此死心踏地的跟着他干了。
但是,有没有心如磐石、不为所动之人呢?
答案还是有的。
第一个就是张必先。朱元璋本以为自己在武昌城祭祀了陈友谅及他的两个弟弟,会令张必先感动。当他再次去跟张必先谈话之际,张必先还是那句话:“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见张必先是铁了心不跟自己干,朱元璋并没有为难他,而是释放了他。
张必先见朱元璋真的放了自己,颇感意外。他对朱元璋抱了抱拳,道:“我张必先今生绝不与吴王为敌!就此别过!”完,头也不回地就走了。
朱元璋还是替张必先留了个台阶,他冲着张必先的后背喊道:“他日张兄若改变了主意,随时可以到应来。我朱元璋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