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地下红薯窖,避世安乐窝。

我不想定居国外。

再美的景点和环境,也无法给我归属感。

我不想定居南方。

受不了梅雨季节黏腻的空气和湿漉漉的身子。

找来找去,在老家隔壁县城郊区的山间找了一个废弃的农场。

农场距离县城大概三四十里地。

县城通往市区的主路上,有一条大概两米宽的水泥路,沿着水泥路往里走大概三四里,就到了农场。

农场主是个塑料企业老板,好像很多年前发家致富,很有些乡土情结,包了两个山头和山下四百多亩地,种花生和红薯,还搞了草棚和星空房做民宿。

他选的地方很好,北侧就是那两座山,西侧是一条河,有山有水,也火了一阵。

后来,农场再往里走,有几个更大的老板包了更多山头,做景观,做民宿,好像还做了比较隐秘的会所,这个农庄就渐渐没人光顾了。

再后来,国内市场环境不太好,农场主跟着很多老板一起,出国到东南亚国家设厂了,国内的企业都没精力管了,更别说这个农庄了。

我对这个农庄产生兴趣,主要是因为农庄里有个地瓜窖。

不是那种普通的地瓜窖,是非常现代化的。

就在两座山脚下中间部分,深挖到底下六米,里面是红砖砌成的拱形结构空间。

中间是一个宽六米长五十米的长廊,长廊的两边各伸展出十个长十米宽四米多的拱形空间。

描述有点难,找个图看一下吧:

https://picx.zhimg.com/v2-4036bbf874ee62a6e2b798b226bf47f6.png?source=6a64a727

这是拱形长廊。

https://picx.zhimg.com/v2-90719b26888482c55a70323e8a9cc10d.png?source=6a64a727

这是长廊两边拱形空间。

有电,有水,长廊两侧有小水沟,有引入的地下水缓缓流过,是为了保持湿度。

有通风口,为了掩盖通风口,那位农场主还在红薯窖上面地面部分,种上了一些杂草和灌木,又凌乱地扔了些大大小小的石头。

据说红薯窖刚建成时,上面只覆盖了土,两排通风口树在上面十分明显,就有调皮的孩子往里面扔石子,还有将饮料灌进去的。

储存红薯前,红薯窖都要消毒的,哪能总是让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随机掉进去,农场主就想了这个办法。

杂草丛生,乱石遍布,慢慢就没人因为好奇往这边乱跑了。

红薯窖内恒温,常年保持在 13 度到 15 度之间。

我很满意。

我想,一个长廊,二十个房间,足够我在里面待到天荒地老了吧。

但是也有不满意的地方,我要拿来住,不是用来储存红薯的,里面就有些太过简陋了,我得把自己的吃喝拉撒睡倒腾明白。

还有大门。

因为红薯窖在地下,通往红薯窖有个斜坡,也是用红砖铺的,门就在斜坡的尽头。

门很大,两扇黄铜大门又厚又沉,大门一般不开,只在货车进入拉货的时候才打开,在右边门上开了个小门,供管理人员出入的。

倒是很安全,不必害怕会有什么人半夜撬门,但是太显眼了。

我是来隐居的,我可不希望人家一眼就看到这里有个红薯窖。

想来想去,我觉得等我把红薯窖里面改造完成,门口这里可以搭一个停车棚,把停车棚和红薯窖入口部分融合在一起,中间用一个隐形门遮挡,有人过来,就只知道这里有个停车棚,不知道停车棚里面还隐藏着我的安乐窝了。

等我把我那硕大的房车停在里面,别人就更不会想到车棚里面还有机关了。

正好闲极无聊,干点体力活,搞装修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