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9章,哦哦哦哦哦哦哦哦

年龄段不该承受的一切。

虽然父母没明着指责她,可是他们心里要多难过就有多难过,把这一切看在眼里,董子喻怎么不跟着难受呢?

好在有一个孩子,一个漂亮的孩子时时刻刻逗她开心,不然她都一定能坚持下来。

毕竟从广义上来讲,怀孕之前,她还是个大孩子呢。还没经历学生到社会人的蜕变,承受能力和抗打击能力的累积过程自然是无比艰辛的。

眼泪有很多。

但董子喻还是大学那个董子喻,默默承受,硬是用力憋着没让它们往下流淌。

在他怀里轻轻蹭了蹭,董子喻让自己脸上恢复了大学时的笑容:“委屈不算什么,只要你不在人多的地方吻我就好。”

张宣把下巴搁她头发上,“这么怕?”

“嗯。”

董子喻应声,半真半假开玩笑道:“我怕明天上了全国新闻,我怕明天双伶和文慧会拿刀来砍我。”

张宣松开她,双手把着她的肩膀,低头痴痴望了会,随后吻了过去。

这一吻,董子喻有些颤抖,但到底是没再逃避。

这一吻,心如明镜的两人只是浅尝截止,然后很快就分开了。

张宣柔和地说:“我们回家。”

董子喻笑着说好。

分开,张宣对着旁边一脸笑容的董佳茹喊:“姐,我们回去吧,我想见见孩子。”

“诶。”董佳茹笑容满面地应声,这一声“姐”让她很愉快,说出来的话都带着甜味。

就在刚才,看到两人浅浅的吻,看到妹妹从一脸无措到配合他的转换,董佳茹由衷地为妹妹感到高兴。

从女人的视角看来,就这一吻,妹妹算是苦尽甘来,一年多的苦苦守候值了。

张宣问子喻:“你看看,我还有什么要买的没?”

董子喻说:“不用,家里什么都不缺,你人去了就行。”

张宣想了想,还是拉着董子喻走到卖玩具的地方,给孩子挑了个玩具,“小宝贝叫什么?”

“张思琴。”

董子喻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没经过你同意,就擅自取了。”

姓张,还跟老妈共用了一个琴字,挺好,老男人乐呵呵地问:“你取的?”

董子喻摇摇头:“姓是我抓阄决定的,当时一个纸条写你的姓,一个纸条写我的姓,结果抓了你的姓。

名字是她外公亲自取的,说这名字好听,其实到现在我都不知道其寓意是什么?但爸爸妈妈说好听,哥嫂他们也说好听,我叫着叫着也觉得还不错,就用了。”

抓阄...

张宣敏锐地察觉到,当初子喻取这名字时的内心是多么挣扎,但好在她学会了用天意来解脱自己。

两人商量着买了一个孩子爱玩的玩具,然后才出了百货。

离开百货两分钟后,陶歌给他发来一个短信:不错,还挺浪漫。

老男人无语,合着这姐儿一直跟在后面看热闹呢?

不是说不来么?

真是。

不过有她在也好,至少刚才在百货的不利影响肯定能被扼杀在摇篮里。

虽然他不怎么怕,但能不麻烦当然是最好的。

由于百货距离家里比较近,一行人步行回的家。

路上,董子喻问:“你见过我妈了?”

右侧的董佳茹也看了过来。

提到这,张宣点点头,把之前的事情一字不落地讲述了一遍。

董子喻偏头问大姐:“姐,你最懂妈妈,她老人家这是什么意思?”

董佳茹笑着对两人说:“不用担心,突然遇到张宣,估计妈妈内心比张宣还崩溃,要是没猜错,现在正搁家里和爸爸商量对策了。”

接着董佳茹揶揄了妹妹一句:“妈妈方寸大乱,已经错失了对你老公最好甩脸子的时候,你们呀,放宽心态吧,不用有任何顾忌。”

这话虽是对妹妹说的,实际是告诉张宣关于家里两老的情况,让他不要引起误会。

米家、文老爷子和希家都见过了,他还真不惧。

不过没有磕碰最是好,他也希望和和气气就把关系处理妥帖。

直走,拐弯,直走,到了。

看着眼前这栋4层楼高的房子,董子喻介绍说:“由于哥哥有两个小孩,我们也有一个,孩子多,虽然2楼也是我们的,但我们住在一楼。”

张宣明白:“一楼挺好,方便孩子进出。”

现在还比不得后世,商品房才刚刚开始,还没真正时兴,街道上大多以这种矮楼房比较多。

还没进门,董子喻大哥就已经迎出来了,后面跟着董爸董妈,再后头是大嫂。

“这是我哥,这是我爸,这是我妈,这是我嫂子...”

虽然都能猜出来是谁,但董子喻第一时间就拉着他介绍了一番。

“爸。”

“妈。”

“大哥,嫂子。”

张宣已经叫多了,脸皮厚实的很,第一次见却没一点生疏感。

“张宣来了,快进屋。”

正如之前猜的那样,董家两口刚才和儿子儿媳一直在家里商量,眼看瞒不了,大哥干脆把事情始末讲了一遍。

所以见到张宣过来,见到张宣喊爸妈,被儿子儿媳洗脑嘱咐过的老两口坦然了很多,不为别的,看到女儿一直拉着张宣的手,这脸就拉不下来,很客气地把他迎进了屋。

倒茶,切水果摆盘,忙碌一通,董妈问了张宣的口味,已然没了之前突然见到的慌张。

张宣说:“我比较喜欢粤菜,不用特意照顾我口味,什么都吃。”

董子喻这时说:“他爱吃鸭,爱吃黄鳝。”

两人在大学吃过那么多次饭,双方爱吃什么那是门清。

一家人围坐着聊天,气氛一开始有点周转不灵,但随着董子喻把孩子哄睡加入进来后,一下就热闹了。

和想象的完全不同,董家父母没有问七问八,没有甩脸子,显得非常平和,要不是穿着不对,就如同村里的邻居一样。

他不得不感叹,这就是混体制的,接人待物的水平那是如沐春风,没得说。

中饭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