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时月 第五百四十七章 服众
队以下每十人为一火,指挥为押队使臣,但一般以队为最基本的战斗编制。
将以上的级别便称为军,长官为统制,所辖将领数随地区不等。譬如全国九十二将中,泾原路有十一将,延路九将,环庆路八将,秦凤路五将,熙河路九将,以上五路便有四十二将,总计三十馀万人部属于西北宋夏边境军区,为对西夏战役的主力。
严格说来,统制亦非正式官名,此职于旧制中称都钤辖,为路级常设统兵机构,一般而言,每路设一钤辖司,长官为都钤辖。于军区内实施职能时即称都钤辖,于领兵出战时则称为统制。
武将,武阶官就相当于上校、上尉之类,而差遣则相当于军长、团长之类。宋朝的传统是「重阶不重品」,统制只是一个职官,不表示级别,没法对应具体军衔,只是在出师作战时才设置,相当于作战部队总司令。相当于现在的师旅级军官,对照军衔为大校。相当于现在的师长。宋朝武官有阶官和军职之别。武阶官是表示官员等级、确定品位和俸禄而无实际职掌的虚衔,如大尉、通侍大夫、忠训郎等,其升迁称「转官」或「转资」。军职为官员治卑的实职,如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都虞候、副兵马使、统制、统领、正将、部将等,其升迁称
「转阶级」。宋朝初级武官的来源,大部从有战功的军士巾提升;少数通过武学培养和武举选任。武学学员来自末授职的使臣、荫补子弟、京官保荐的平民。学习诸家兵法、历代战例及骑射等武艺。武学、武举3年一试,合格者按等第授官,武学不合格者,续学次年再试,三试不合格者除其籍。
宋朝还在中央设十六卫官衔,如左右金吾卫的上将军、大将军、将军等,称「环卫官」。无职权,无定额,多为武臣赠典,用以安置升了官又被撤去实职的部校和将校。通常都校授上将军或大将军,将校授将军,中郎将、即将。遇有战事,往往从环卫宵中选任都统制、统制等主将。
军官的军俸,包括俸禄、职钱及各种名目的赠给、赏赐和补助。其俸禄按阶官等级领取料钱、月粮、春冬衣,职钱按差遣的实职每月领取钱、粮;赠给、赏赐相补助,有的固定不变,有的不定时、不定量,但均按阶官或军职等第发给。
宋朝建有武官致仕制度。都校、将校一股年满70为致仕(退休)期,或授环卫官致仕,或授宫观致仕,或带职致仕,皆升转一官。俸禄多为半结,部分有战功的可领全俸。十将至押官,年65减充剩员,70退役,其衣粮亦各得原来之半。
武装力量体制和军队编制宋朝武装力量主要由禁军、厢军、乡兵、蕃兵构成,此外,还有土军和弓手。
厢军属地方军。名为常备军,实是各州府和某些中央机构的杂役兵。受州府和某些中央机关统管,总隶于侍卫马罕司、侍卫步车司。主要任务是筑城、制作兵器、修路建桥、运粮垦荒以及官员的侍卫、迎送等.一般无训练、作战任务。有步军和马军两个兵种,编制分军、指挥、都3级,统兵官与禁军同。
蕃兵是北宋西北部边防军。由陕西、河东与西夏接壤地区的羌人熟户部族军组成。诸部族首领被封军职.率部族军戍守边境。其编制因族而异,或按部族、性、族,或按族、标、队,至神宗时才统一采用指挥、都的编制。
土军和弓手属地方治安部队。由巡检相县尉统辖。土军为神宗时所设,隶属各地巡检司;原为吏役,轮差民丁充当,后改为雇募民丁,隶属于各地县尉司。土军和弓手人数不多,通常采用都一级编制。
《宋史兵十》记载:换前班差遣,州总管以下,并以五路缘边为优,诸路为次。正团练使,州总管;正刺史,州钤辖;诸司使副,都巡检使、驻泊都监;内殿承制、崇班,巡检、州都监;供奉官至借职,教押军队指使。」
宋史职官七记载「诸军都统制副都统制统制统领旧制,出师征讨,诸将不相统一,则拔一人为都统制以总之,未为官称也,建炎初,置御营司,擢王渊为都统制,名官自此始。其后,神武五军及川陕宣抚司、都督府、枢密院皆置。绍兴十一年,三大将兵罢,诸军皆冠以:御前」二字,擢其偏裨为御前统领官,以统制御前军马入衔,秩高者为御前诸军都统制,且令仍旧驻扎,以屯驻州名冠军额之上。」
既然是建炎初前「未为官称也」,显然在北宋,就不可能有这些都统制、统制作为地方官存在。要知道,童贯伐辽,以种师道为都统制,作为全军之首,这些相当于司令一级,可不是普通的地方官可比。作为地方武官,出战的是总管、钤辖、都巡检、都监之类。同时,由于王安石实行了将兵法,还应该有正将、副将、预备将这类的职官出现,这些才是作战武官。
说回当下,皇宫的大庆殿内,陆垚正给赵祯做着汇报。诚然,在城墙上宣布陆垚的成绩,是赵祯做出的决定,那之后,他也是已经安排好了一切,在今天之前,赵祯可是一次陆垚的面都没见过,但是,实际上赵祯则是一直在关注着陆垚的动向,当他知道陆垚要举办比武大会的时候,虽说不清楚陆垚此举的最终目的是什
么,但是这个行为,是在陆垚知道自己要成为枢密副使之后采取的行动,所以,一定是和他即将走马上任有关系。陆垚此人做事情的目的性很强,所以他不可能平白无故就弄一个什么比武大会出来,加上这大战马上就要开始,陆垚一定是要为自己即将面对的处境做出应对的。
而陆垚现在,便将自己的目的和盘托出,他希望不单单通过之前自己举办的新蹴鞠大赛,更要通过现在的这个比武大会,以及后面武馆的建立,让大家都能够达到一个强身健体,全民习武,提高军事能力的这样一个目的。陆垚当下考虑的,不单单只是现在宋夏之间的关系和即将开始的战争而已,大宋军力薄弱,这在历史上是十分出名的,想要改变现在的这个局面,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调整过来了。之前搞出新蹴鞠大赛来,就是想要提升全民体质,而这个武馆也是一样,等到自己来日真的上了前线,到时候汴梁这边,武馆也要继续运营,要让所有汴梁的百姓都知道,并且认可这个项目。就和之前的新蹴鞠一样,这下一届的新蹴鞠大赛,就不会是只局限在汴梁这一个城市当中,而是要扩展到大宋周边的城镇,这就是陆垚做出的一点点贡献。积少成多,等到之后,这新蹴鞠还有武馆,都要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等到真正成为全民运动项目的时候,那个时候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