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时月 第五百四十六章 计划

的牛人扎堆地冒将出来,也许有人不认识他,不过说起那出《狸猫换太子》定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他便是那太子,加上不久前热播的电视剧《清平乐》,那个一开始就露脸的皇帝,便是赵祯,也就是宋仁宗。

词人柳永,便是被他的一句「且去填词」,给弄得来断了仕途,混迹青楼,潦倒终生;尽管后来柳永也当了小官,混了个「柳屯田」的名号,但这赵祯给柳永带来的伤害是很大的。

赵祯的庙号是仁宗,这个「仁」是对他一生最妥帖的概括,他性格宽厚,严于律己,对臣下那是好得没边了,包拯说话的吐沫星都溅了他一脸时,擦去便是,这样的皇帝怕在历史上也是古今的唯一了。

他是北宋朝的第四位皇帝,《宋史》对他有个评价说,「「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这就是说,他也就是一位仁慈的皇帝,作为一代君王自是无愧的,而其潜台词则是,其他方面就「不过尔尔」了。

但是,在他这一朝,的确是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归纳起来就两个字,富裕;相比于现在被大家称道的「开元盛世」,可以说是远超之。

仁宗一朝,仅人口增长量就比玄宗朝全部人口数的总和还多,而财富总量是其四倍以上,这

在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能傲视历朝的时代,特别是形成了一种「君臣共治」的风气,这比起唐太宗的纳谏又要强出了许多。

但是,后世能记住的皇帝,除了那些马上开国的帝王外,于太平盛世的帝王总是容易忽视,除非你能如汉武一般地雄才大略,死拼匈奴,开疆拓土,而如汉之文、景,宋之真、仁这些承平帝王,又能有几人记得?

赵祯的性格被视为「懦弱」,他治国的方略是「无为而治」,说明白些就是「不折腾」,即使是形势所迫时支持范仲淹等人发发动「庆历新政」,但也很快无疾而终地草草收场,似乎对国家并没有在利益上带来根本的转变,至多也就是在吏治和科举上有了些许了改革,并未见到什么成效。

他这种性格的形成自有其合理性的轨迹可循,他是12岁时即位,前10年中,有「大娘娘」刘娥主政,这可是历史著名的贤后,素以「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而闻名后世,在她的主政下,社会清明,人民安定。

而这一时期的仁宗只是一个听话的乖宝宝,直到刘娥死后,他才真正地开始亲政,长期自我约束使得他性格有些懦弱也是很自然了,还好,至少他没有如前朝有些皇帝那样,一但没了束缚便为所欲为地狂放了起来。

宋朝最被人诟病的便是军事上的孱弱,「北宋缺将,南宋缺相」是一个共识,北宋的名相一堆,而勉强能放到台上的,大概也就狄青一人;而后人对赵祯的指责,就是将北宋对边患的忍让,开启了有宋一朝懦弱军事之大局。

其实这个并不能完全怪赵祯,太祖赵匡胤得国来路不正,为防止后世效仿,便制订下了「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这便是「祖制」,我们从那些名臣,如欧阳修,文彦博等人对狄青的打压和诬陷,就能看出其中端倪。

面对当时不断崛起并蚕食西北的党项人,宋朝在前期多次的惨败后,不得不让范仲淹和韩琦这样的文臣率兵进行抵御,最后是依靠堡垒战略,「长烟落日孤城闭」,好不容易止住了颓势,当然,输以「岁币」也是不可少的,空留下「燕然未勒归无计」的一声长叹。

大宋自「澶渊之盟」始,似乎便尝到了甜头,用点点散碎银两便可息兵罢战,这比起耗费许多军资和生命的代价来说,那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何乐而不为,于是,议和输币便成为宋朝对外战争的主旋律,一直影响到宋末,直到亡国,所以,这帐便也算在了仁宗的头上。

他放任官嬉民恬,「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他养虎为患,坐视小小的西夏成了气候;他不思进取,失去改革的最佳时机,武备废弛,后患无穷,不仅那收复燕云是一个遥远的梦,而且还被后来的金人直接吊打得惨不忍睹。

所以,后来以至于人们将60年后的「靖康之耻」,及北宋迁都五国城的烂账,也有意无意地算在了他的头上。

这些应该是后人对仁宗一朝最大的不满,因为他本来有着一手好牌,却没有解决当时面临的各种困难,比如「三冗」和土地兼并日趋严重等问题,「而后人也乐于拿汉武帝打得匈奴满地找牙的事例,来同这可怜的宋仁宗比较,这一来便更显其不堪了。

后人对前世帝王的评价,是站在而今的角度来进行的,汉武帝的功业自是伟大,但是连年征战使得国库空虚,经济衰退,民不聊生,试想,如果让你选择,你是愿意在汉武帝治下生活,还是在宋仁宗那「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时代生活呢?结论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当然,若要从雄才大略上来衡量,赵祯同秦皇汉武们自是无法相提并论的,他欠缺英武帝王应有的霸气;但是,他却开创出一个群贤毕至,能吏辈出的时代,本人又勤政爱民,在经济和文化各方面都是封建时代的巅峰,这点是任何人都认可的

赵祯一生都在鼓励人们读书,我们耳熟能详的「书中自有黄金屋」等语句,便是来自于他的《劝学诗》,北宋的文学形式多样化,顶级文学人物之多,令人惊叹,诗词文赋,精品多多,也给现在的中学生增加的许多的背诵量,如《醉翁亭记》《赤壁赋》《岳阳楼记》等等。

在这种风气的熏陶下,甚至一直是中国短板的科技事业也风光无限,在那令国人自豪的「四大发明」中,除造纸外,其它三项全部是来自仁宗朝,从这点来看,那不是一个令人神往的朝代吗。

作为一位皇帝,赵祯的可贵之处是有爱心,当然,历朝有作为的帝王哪个不是冷酷无情,就这点来说,一个有着超人情味的他,注定是不合格的,而作为一个平常人来说,你会感觉到他很温暖,尽管宅心仁厚不是当个好皇帝所必须有的特质,也许是正好相反。

农桑不扰岁常登,边将无功吏不能;

四十二年如梦过,春风吹泪洒昭陵。

这是一位无名氏在春天万花盛开之时,去永昭陵祭拜他时写的一首诗,短短28字中,既包含了对他的称赞,也感慨了他的无奈,道尽宋仁宗42年中的荣兴沧桑!一句「如梦过」的感叹,可以说是后世对他最准确也是最模糊的评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