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时月 第五百四十四章 从容面对
人击毬之所」。每年的三月一日琼林苑向平民开放,这使得与民同乐成为了可能。开园也成为休闲娱乐功能最好的体现。琼林苑中的主要活动就是百戏。《东京梦华录》有「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的记载,宝津楼是琼林苑中的主要建筑,《汴京遗迹志》记载「宝津楼,在城西郑门外,琼林苑内」,《玉海》也记载「熙宁三年四月三日,幸金ng池观水战,移幸琼林苑,登宝津楼」。「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记载了百戏的两个部分,即乐曲歌舞和骑术表演,对这两种形式的表演都有详细记载。乐曲歌舞也就是杂剧,琼林苑中杂剧场面热闹又丰富多彩,以歌曲开始然后进入盛大的表演,这种表演带有鬼神的性质,人员众多,变化莫测,主要包括扑旗子、抱锣、硬鬼、舞判、哑杂剧、七圣刀、歇帐、抹跄、板落等。这些表演中大多是刀光剑影,火光四射,锣鼓齐鸣。演出者的着装也是颜色丰富「着青帖金花短后之衣,贴金皂袴」,「以粉涂身,金睛白面,如骷髅状,系锦绣围肚看带」。这样热闹的表演有许多,大都是幽默滑稽,以底层人民的生活或者以流传的故事为素材进行表演。当时著名的艺人也会在这儿进行表演,「是时弟子萧住儿、丁赛
都、薛子大、薛子小、杨总惜、崔上寿之辈」。在百戏表演完毕之后就是骑术的表演,骑术表演有引马、开道旗、拖绣球、柳枝、旋风旗、立马、骗马、跳马、弃鬃背坐、倒立、拖马、飞仙膊马、镫里藏身、赶马、绰尘、豹子马等。骑术主要反映的是马上技术的高超,例如,「或留左脚著镫,右脚出镫离鞍,横身在鞍一边,右手抓鞍,左手把鬃,存身直一脚顺马而走,谓之「飞仙膊马」。又存身拳曲在鞍一边,谓之「镫里藏身」」。这种表演是让人的身体离开马的同时又要做各种有难度的动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就更能体现技艺的精湛。在这些精彩的骑术表演结束以后有青春年少的俊美女子装扮成男子的样子,身穿各色锦绣的衣服献演马戏,女子表演之后会有球赛表演,同样也是精彩绝伦。男子骑驴进行的叫作「小打」,宫女骑小马进行的表演叫作「大打」。「人人乘骑精熟,弛骤如神,雅态轻盈,妍姿绰约,人间但见其图画矣。」可见女子马上技术的优美。以上开园表演都是为皇帝准备,在开园一个月的时间中,百姓也有自己的娱乐活动。《东京梦华录》中「池苑内纵人关扑游戏」就记载了琼林苑中关扑、献艺表演以及各类买卖等活动。「在琼林苑中,除酒家占场表演的伎艺人,其余空闲地方全为扑买商贩所占,他们在搭扎起的华贵彩幕中,铺设珍玉奇玩,彩帛奇皿。」可以看出琼林苑开园期间关扑活动的兴盛。开园的这些活动类似于今天的庙会,但是琼林苑作为皇家园林可以对平民开放,提供给百姓游玩,皇帝与百姓在开园的时间里共同拥有和享受这些活动带来的愉悦,这种开放给宋代带来的积极意义是普通的庙会所不能企及的。琼林苑的文化功能不言而喻,在这座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园林中,文人往往以景生情,在描写景物时融入自己的感情,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王安石在《九日赐宴琼林苑》中写到「:金ng驰道柳参天,投老重来听管弦。饱食太官还惜日,夕阳临水意茫然。」这首诗创作于熙宁年间,正值变法时期,也流露出王安石壮志未酬的无奈之情。此外皇家的一些祭祀和仪式活动也在琼林苑举行,例如,「十一月己亥,虞主至山陵,皇太后迎奠于琼林苑」,《子史精华》中记载,「庆历中亲行祷雨,帝至琼林苑,回望西太乙宫上有云气如香烟以起,少时,雷电雨甚至」。历代皇帝都有封禅五岳的活动,琼林苑也承办过这种活动,因此这所御苑又有了一定的宗教功能。
琼林苑的各种活动也反作用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第一,政治方面,宋代有一个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皇帝也注重与大臣之间的联络。琼林苑设宴赐宴群臣,皇帝与群臣觥筹交错的记载有很多,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加强皇帝与群臣之间的联系,也会在群臣之间营造出更加和谐的氛围,这体现了统治者的智慧。不同政见的矛盾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内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这也是维护朝廷稳定的有益举措。琼林苑中最重要的设宴活动是进士宴,新科进士在及第后皇帝会派专人来赐宴,「赐及第贡士,闻喜宴与琼林苑,特降中使赐御製诗」,足以说明皇帝对他们的重视,同时也能增进新科进士之间的联系。这种重视也能增加社会的读书风气,这对于加强稳固文官的统治团体和维护统治的稳定有着积极的意义。琼林苑开园期间各阶级都参与其中,加强了社会各阶级之间的交流,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第二,经济方面,琼林苑的开园不仅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更体现了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这一点在《东京梦华录》中多有记载「,各有亭榭,多是酒家所占」,「南过画桥,水心有大撮焦亭子,方池柳步围绕,谓之「蛤蟆亭」,亦是酒家占」,酒家的众多说明了来琼林苑观光的游客多,这些酒家是为其提供服务的,不仅仅有酒家,琼林苑开园时还有关扑、租赁等活动,在「东街皆酒食店舍,博易场户,艺人勾肆」
。这些商品经济性质的活动在开园期间活跃而持续,不仅能增加各种劳动者的收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也方便了游园者在游园的过程中能更快捷地享受各种服务。第三,文化方面,宋代各种形式的文化并存发展,尤其是市民文化发展迅速,琼林苑开园期间皇帝与百姓共赏百戏表演,百戏是市民文化的一种形式。除了皇帝与游客共同欣赏的百戏外,在开园的一个月的时间里还有许多的表演团体在这里演出,「随驾艺人池上作场者,宣正间,张艺多,浑身眼,宋寿香,尹士安小乐器,李外宁水傀儡,其余莫之其数」。这既说明了宋代市民文化的兴盛,又是传播发扬市民文化的良好途径。除了对市民文化的积极作用,围绕琼林苑也产生了许多文学作品。在琼林苑举行的每项活动几乎都有诗来记录,晏殊在他的《上巳赐宴琼林苑与二府诸公浮水心憩于西轩》中写到:「三月杨花飞似雪,内园桂树绿成阴。何妨写尽凭高意,十步虹桥彻水心。」这是描写琼林苑的美景。在琼林苑赐宴新科进士的宴席上也留下了许多作品,陈律的《题西门亭》用「鲤鱼晴跃桃花浪,鹦鹉春倾竹叶杯。预宴琼林非所望,偶先英俊步金台」,来表达自己及第的喜悦。宋朝皇帝在琼林苑宴射百官,宋徽宗的《宫词》写到:「游豫琼林与俗同,森严羽卫跃花骢。旌旗射日飘红浪,归处香尘佛晚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