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时月 第五百四十三章 索然无味
鹿鸣宴始于唐代,用来表示皇恩浩荡和对人才的器重。宴席中会演奏诗经《鹿鸣》曲并朗读《鹿鸣》词以活跃气氛。宋代范成大曾用「岷峨钟秀蜀多珍,坐上儒先更逸群」来描写
鹿鸣宴的热闹景象。
「琼林宴」始于宋代,宋太祖规定,殿试后由皇帝宣布登科进士的名次,并赐宴庆贺,宴席设在汴京城西的皇家花园「琼林苑」,俗称「琼林宴」,也称「闻喜宴」「恩荣宴」等。黄梅戏《女驸马》中「我也曾赴过琼林宴,我也曾打马御街前」中提到的「琼林宴」便是这个。
武科设有「鹰扬宴」「会武宴」等。鹰扬宴是武科乡试放榜后,考官及考中武举者共同参加的宴会。所谓鹰扬,是取「武如鹰之飞扬」之意,取自《诗经》:维师尚父,时维鹰扬。
「会武宴」是武科殿试放榜后,兵部为武科新进士举行的欢庆宴会。宴会赏武状元盔甲、腰刀等,另外诸武进士赏银。与鹰扬宴相比,会武宴的排场更浩大,可谓群英聚会。
除了官方操办的「散伙饭」,「毕业生」们自己也会筹办宴会,尤以唐代的「曲江宴」为胜。曲江宴更贴近现代的散伙饭,吃完这顿,学子们就各奔东西了。故曲江宴也称「离会」,晚唐诗人杜荀鹤曾在曲江宴后感慨:「日午离筵到夕阳,明朝秦地与吴乡。」
唐代不仅出现了「毕业旅行」,还出现了专门筹办相关旅行业务的民间「旅行社」——「进士团」:一群长安的自由职业者,为毕业生们安排「毕业」之后的种种活动,收取一定费用。
《唐摭言》中记载:「所以长安游手之民,自相鸠集,目之为「进士团」……人数颇众。其有何士参者为之酋帅,尤善主张筵席……由是四海之内,水陆之珍,靡不毕备。」
会试在乡试次年春季举行,俗称「春闱」。考中的学子参加殿试,殿试仅由皇帝重新排名次,不落榜。故会试后,「成败」便尘埃落定,毕业旅行也常在春天进行,目的地以曲江为多。孟郊《登科后》名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指的就是他个人的「毕业旅行」了。
在「毕业旅行」中,进士团会组织新科进士赏春花、尝樱桃、瞻佛牙、打马球,这些旅行项目不仅释放了寒窗苦读的压抑,也吸引了长安城中众诸多政商两界的名流大咖前来围观,不少人打起了给女儿选对象的「小算盘」。
宋乾德二年置,在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城西。苑东南堆有一座高几十丈的假山,山上建有楼阁,山下铺设锦石道路,并辟有池塘。苑中大部分地段都种植岭南、江南进贡的名花,还设有射殿和球场。苑中以植物景观为主。
宋太祖正式建立了殿试制度,即在吏部考试后,皇帝在殿廷之上主持最高一级的考试,决定录取的名单和名次。所有及第的人于是都成了「天子门生」。殿试后,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琼林苑,故称琼林宴,后泛指京都宴请新进士之所。
今天,就是琼林宴的日子。
陆垚今天起的比较早,昨天和两位夫人游玩回来后,陆垚却是选择了在自己单独的房间休息,为的就是好好准备今天的琼林宴。
要知道,这次科举考试当中,最为出彩的,应该就是陆垚了。虽说,从名次上看,陆垚只不过是第三名的探花而已,远远没有前两名的苏轼和曾巩分数高。更何况,虽说陆垚之前也是作诗高手,但是他更多的是在商业方面有所建树,所以不管是学子们还是百姓,更多的都觉得陆垚应该是个商业高手,而不是文坛大家,即便是苏轼和曾巩已经认定了自己的文学水平,但是其他人未必就这么想,在他们看来,陆垚在文学方面的造诣,比起苏轼和曾巩,还是稍逊一筹的。
即便是如此,陆垚获得的是探花的名次和成绩,肯定也是会有很多人不服气的。当然,让陆垚真正成为众矢之的的,是皇帝赵祯给他安排的官职。正二品,枢密副使。
这二品官员,之前可是从来没有过直接在通过殿试考试后进行
册封的,即便是状元,也没有过册封成二品官员的先例。更何况,陆垚还不是状元,而是探花,赵祯这边自然是没有人敢说他的闲话,毕竟人家是天子,想要给臣子一个什么官员都可以。但是对于陆垚,大家能说的就多了,毕竟这商业和文学水平自古以来都是分开的,而且即便是商人的地位在宋代有了一些提升,但是这些读书人,特别是榜上有名的学子依旧是有些瞧不起商人的。而陆垚呢,正好又是商人又是学子,如果说他得到探花的名次,是他真正的文学水平获得的,但是对于皇上给到他的这个官职的,大多数学子心里肯定还是对陆垚不服气的。所以,今天的琼林宴,虽说是庆祝大家高中的宴会,但是因为这种聚会,通常情况下皇帝是不会参加的,按照陆垚的推断,应该是晏殊和欧阳修他们组织的,而且,这种聚会虽说是在皇宫中的花园内进行,但是实际上学子们之间的自由度还是很高的,饮酒作诗,调侃人生。这当中,陆垚毫无疑问,是会成为众矢之的的,不管是找他作诗,做学问,还是问一些其他的敏感问题,大家一定都是会将矛头对准陆垚的,这是毫无疑问的,毕竟现在看来,大家对于陆垚的敌意是最大的。
所以,陆垚昨天回到陆府当中后,也是简单整理了一下思绪,并且也想出了一些应对的方法和回答的方式,毕竟,今天这种超大型的聚会,陆垚心中是有期待,也有担心的。
为了不显得自己非常有钱,身份地位突出,陆垚今天起来,一切都收拾完之后,并没有选择让棠溪用马车送自己去皇宫外,而是选择在府上等待。
没过多久,曾巩、苏轼、苏辙三人便找上门来,他们几个约定一同去参加这次的琼林宴,有好友相伴,至少在路上和宴会开始前,应该是不会有人来打扰自己了。
「怎么样,陆兄,这几日都在忙些什么?」路上,几个人聊了起来,最先发问的是曾巩,其实苏轼也比较感兴趣,他们二人这中间其实是有想找陆垚出来聚一聚的,但是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陆垚都不凑巧,不在府上。他们二人自然知道,这陆垚肯定是个闲不住的人,更何况现在马上就要成为枢密副使了,要忙的准备的事情一定是格外的多,所以他们这才想着问问陆垚,这两天都在忙什么。
「也没忙什么,我就想着,这新蹴鞠大赛已经结束了,大家对蹴鞠的热爱已经提起来了不少,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