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利令智昏
解,贾琦出征后,贾珍像是脱了缰的野马般,带着族中一众纨绔横行西市,日子过得好不逍遥,不知怎么竟然跟韩世贵等人勾搭上了,有心算无心,再加上贾蔷在边上敲边鼓,贾珍是彻底放飞了自己,以牧邵勋等人的手段,整治贾珍这样的纨绔还不跟玩一般?
借着族长的身份插手商会的事情,贾芸递去的情报也被东城给压了下来,原本以为贾琦是不愿意处理贾珍,贾芸就没敢提,直到贾珍被贾赦关进了祠堂,东府被清洗,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将倒卖粮食的事情说了出来。
可也就是如此了!
贾珍是个老纨绔,除了吃喝嫖赌,整治一下族里不听话的族人外,要不是被贾蔷忽悠瘸了,他没这么大的胆子倒卖粮食,为了恕罪,心甘情愿的在清虚观,也就是以前的大相国寺出家,一千亩的土地,还是位于神京城内,稍稍运作便能产生大的作用,张道士也非常识趣的将贾珍任命为了此地观主,所有事情都有他做主,道门不插手。
文渊阁,吴邦佐略显苍老的身影匆匆走出办公房,手中拿着一封厚厚的奏章。
户部门前的闹剧刚结束不久,东厂就送来了一份关于承德的奏折,吴邦佐有些恼怒地暗哼一声,朝廷在信息情报方面永远慢贾家一步,看了奏折方才明白贾琦离开乾清宫之时说的话,原来他早就知道了鞑靼人的情报,难怪他断言蓟县的大战短时间内结束不了,三四十万鞑靼人在翻越长城,就算战力不咋滴,没了威力巨大的火器,汉军只能与他们慢慢打,禁军淘换下来的弓弩都被从武库中取出送了过去。
片刻,吴邦佐赶到了偏殿,武安侯李彦敬早已在此等候,见吴邦佐匆匆进来,忙起身相迎,“首辅来了。”
“有事耽搁了,军侯莫怪。”
说着,吴邦佐将东厂的奏折递给了他,“这是戴总管刚刚递来的,关于承德以及喜峰口、潘家口一带鞑靼人翻越长城的消息。”
“鞑靼人?”
李彦敬愣了一下,他接过奏章,展开看了看,密密麻麻写了七八页,足足有近万字。
东厂的奏折让李彦敬充分了解了承德方向鞑靼人的真实情况,他也听贾琦提起过,说那里云集了近百万鞑靼人,没想到草原上依旧有着源源不断的鞑靼人向着这边涌来,另外,其中有一句引起了他的注意,在承德西北方向发现了近百具女真人的尸体,都是背后中箭,看样子前去偷袭的辽东都司失败了,也不知伤亡怎么样。
李彦敬的右手食指不自觉的轻轻敲打着身边的案几,他不是担心女真人,他在担心蓟县战事出现反复,翻越长城的鞑靼人越来越多了,虽说朝廷在蓟县有着三十万人马,但是鞑靼人实在是太多了,巴彦汗显然已经急了,他这是准备赌上整个种族,这是要拼命了,几十万人涌上来,就是堆,也能将蓟县的汉军累死,这可不是开玩笑。
一旦汉军的弹药、箭矢耗尽,只能选择与鞑靼人正面厮杀,鞑靼人是抱着必死的心态与汉军搏命,不要指望着能轻松的将他们打崩溃,撵出去,最终双方只有一方能活着走出战场。
这是一场种族之间的生死之战,特别是鞑靼人已经被逼上了绝路,退回草原上,他们依旧会死。
“军侯可想过,军方该怎么应对?”
“首辅此言差了,不是军方怎么应对,而是,朝廷能否坚持住!”
吴邦佐轻轻抚摸着胡须,李彦敬说的不错,军方肯定会与鞑靼人厮杀下去,关键是,朝廷能否坚持住,能否撑过这场危机,大战需要大的消耗,还要考虑神京百姓,城外的灾民,河南平叛的汉军,山陕两地还有着灾民也要赈济,总之,朝廷已经是摇摇欲坠了,要不是军方支撑着。
“不怕!”
吴邦佐给自己倒了碗热茶,喝了一口,摆摆手道:“从贾家借的那三十万石粮食已经送去蓟县了,毕竟不能让将士们饿着肚子与鞑靼人作战。另外老夫与贾阁老商议过了,以元丰二年的盐税作为抵押,让贾家再从西夷人手中购买一百万石粮食,想来三月初就可以送进京了。只要中原战事一结束,届时湖广的粮食也迎来丰收,一切困难将迎刃而解。”
“这样真的好吗?”
李彦敬静静地望着他。
吴邦佐眼皮一挑,瞥了他一眼,淡淡道:“这也是没办法,不从贾家口袋里借,难道去掏空陛下的内库,内务府已经出现了亏空,这是以往从未出现过的,说白了,给户部续命已经快要了内务府的命了。内库的钱绝对不能动。”
“可是,满朝都知道是贾家在支撑着朝廷,在给大汉续命输血,如今更是出钱出粮补贴官员,时间一长,大家就会迷糊了,不知道自己端的是刘汉的饭碗,还是贾家的饭碗。你这是在玩火!”
李彦敬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内心的担忧。
“你!”
吴邦佐有点恼羞成怒了,这个问题李彦敬能瞧出来,难道他吴邦佐看不透,不,他看出来了,只是不说破而已,他就像赌红了眼的赌徒,已经孤注一掷了,他在赌,赌军方能快速平定河南的叛乱,赌贾家的人不是一条心,赌贾政会拖住贾家,更是在赌贾琦是忠臣。
但他已经发现了危机,河南不会像他预想的那样快速平定,甚至可能真如贾琦所言,出现反复。而朝廷也开始分裂,内阁已经出现了党争,李守中、孙玉麟是一派,贾赦、徐乾学又是一派,至于其他的人,还没有显露出自己的政治倾向,内阁的政治危机已经开始了。
这时,李彦敬又开口了,“或许这些官员能够坚守住内心的忠诚,牢牢站在皇室这边。”
“忠诚?”
吴邦佐笑了,“要是真的有永恒不变的忠诚,哪还有朝代更迭。”
“其实,杨首辅曾和本侯讨论过这个问题,更是多次试探梁王,但是对方显然是有备,自然杨首辅是没有任何收获。现在,我们不该考虑他是否有异心,因为随着朝廷的危机越来越加剧,有实力的忠臣也会滋生出不轨之心,所以咱们应该考虑对策。”
“对策?”
吴邦佐犹豫一下,道:“军侯的意思是?”
说着,抬手指了指贾家的方向。
李彦敬摇了摇头,“所有人都清楚贾家在支撑着大汉朝廷,首辅凭什么去怀疑贾家?”
“那军侯的意思是?”
“乱世当用重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