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废弃工厂
听到一阵汽笛声,郭城就猛然回头,看到了一列火车驶过。
“这是什么火车?”
“这是省内的一条特殊线路,连接调度点之间工作的人员进行调班。”
郭城微微点点头,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慢车。像4612这样的列车比比皆是。
“你们是怎样发现这里有枪击案的?”
“根据一个长宿在废旧工厂的流浪者说,在他回来的时候看到一个人倒在地上,头上就有一个洞。”
郭城看着尸体不远处的黄绿色的污渍说:“这是他吐下的?”
“是。”
郭城就点了点头,对刘坤说:“这个案子你看着办吧。我今天晚上就得到校。”
刘坤耸耸肩,表示自己知道了。他还在国内有一点时间,这些都无所谓。看着郭城走了,刘坤看着现场说:“保护好现场,这个案子不简单。”
“就我们需不需要派一些人专门来这里负责这件事情?”
刘坤想了想,点点头说:“我想这样最好。如果要是我们出手了,恐怕有人会不理解我们这样做的苦衷。”
“好,我马上去安排。”
短短几分钟,刘坤就看到了到这里来的老朋友,脸上的表情更甚了,接下来他办案就可以开一路的绿卡了。
郭城其实本身并不想参与这些案子,所以他把这件事情推给了比自己更适合解决这个案子的刘坤。自顾自的走了。
“这个案子你怎么看?”
刘坤看着他说:“可能少不了面对面的碰撞,我们尽可能的把伤亡降到最低。”
听到刘坤的话,来得人马上就点头说:“我现在立马向上级汇报。这件事情我还需要向上面做一个批示。”
刘坤没有反对,其实做一个这样的批示从某个方面来说对自己也有好处。
他并没有要求自己必须有枪,他认为自己还是有能力可以自保的。看着现场的痕迹,刘坤说:“最快的方法,还是去调查他们的共同性。这样我们就能防患于未然。”
警察们点点头,其实不用说他们也知道,光看现场根本看不到什么,唯一一个共通的,恐怕就是雪地上的那一注血液。
“这里曾经有人出现过。”刘坤看着被害人旁边的脚印,脸色微变,“可是他并没有说来报案,我们要从这块儿地皮的所有权来调查吧。”
十分钟以后,一批警察敲响了土地局的办公室,因为那块地方是政府部门主管,要想使用这块地方必须经过批示。
“你们好,我们是省厅的。”说着,一个警察亮出了证件,“我们想调查一下昨天下午有什么人曾经带着投资意愿的人去看过那个地方。”
“哦,确实有。就在我对面的唐鬙,他昨天下午去过,今天早上来了发现身体不好,告病回家了。”
“请问投资商的名字叫什么?”
这个人愣了一下,就探过身子看着对面的办公桌上的日历说:“叫闫宇畅。”
“闫宇畅。”刘坤在现场,对警察说,“是闫宇集团的总裁,做的是电子生意,我们有时候会从他那里进货,毕竟如果要形成产业链,就必须要有供货的地方。自己从头到尾造下来本质上就不划算。要不然为什么造手机的各个零部硬件都是从各个厂商购买。”
他倒不是在说虚的,算是普及一下知识。
“那你有什么想法?”
“难道有侦探在,你们都懒得动一动脑子吗?”刘坤白了他们一眼,直接呛了回去。
其实这就是整个世界的一种常态,有人做,其他人就直接把这件事情完全屏蔽了,除非求你办什么事,否则这些人一定不会去过问。
刘坤生气归生气,但是他还是要想办法去做这件事的,如果真的遇到杀手,就怕是自己都不是对手。
“闫宇畅先生最近有什么具体的项目在谈吗?”
“据说是一家汽车加工厂,因为维修汽车也是很重要的,其实很多4s店无法维修就需要工程师亲自来,闫先生在思考之后,专门与各大品牌店成立了这样的合作,专门培养维修员工。”
警察听着闫宇畅的秘书的话,手里唰唰地做着记录。
“还有呢?他与杨启先生在做什么工程?一个是做机械的,一个是做熟食生产的。流水线不可能是你们公司提供的吧!”
这个警察还算是有点常识,直接就点在了重点上。
“其实是全新的生产技术,我们公司虽然说是电子元件起家,现在在做机械这一块的工作,可是说实话,我们现在也在做软件程序。调配流水线现在也都用上了全新的这种技术。”
警察见问不出所以然,就换了个说法:“据我们了解,闫宇集团此次在晋都省投资并不是偶然,或者说与杨启先生有一定的关系,这一点你有什么想说的?”
“招商引资,对我们企业来说,政府部门的支持与我们的投资力度是息息相关的。就比如说在你们省里所直管的部分县级市,我们也在投资。毕竟其目的有一定的发展,而且位置也是一流的。”
警察们听了,不觉得对视一眼,就说道:“那就先这样。到时候可能还要请贵方来洽谈,希望近期你可以留在本地。至少是留在国内。”
“好的。”
走出去,刘坤已经在等着了。见那个秘书被带走,刘坤就看着他们说:“我们去会议室,路上边走边说。”
一个警察开口道:“说实话,我觉得像是秘书一类的,100%不知道自己的老板有什么额外的收益。再怎么说,除了公司上的事情,为了严守秘密,是我,绝对不会让外人插手相关的事情。而且像是核心技术,大部分都是国外进口的。”
刘坤听明白了他的意思,不由得摇摇头说:“枪支是不可能从这个方向带进来的,你当安保人员傻啊!这件事情就留给我们‘gc’来调查,现在我们还是想一想,怎样能找到这些案子的共通性吧!”
他并不是有意岔开话题,而是国内是真的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郭城在走之前再次比对了第一次在缆车上的伤口,认定是一枪所为,理由是当时在杨启身边的女人一定有过站起来的动作。因为在她的屁股下,落下点点飞溅的血滴。
“这样,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