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章

    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被废,这个消息很快便传得满城风雨。</p>

    朝中大臣一时之间,对于朱由检也失去了信心。</p>

    这样的君主,实在是让人有些寒心。</p>

    可对此他们也没有任何的权力说什么,归根结底,锦衣卫是皇帝的亲兵。</p>

    不对皇帝以外的任何人负责,同样也只接受皇帝的任免。</p>

    而朱由检本人,此时早就已经离开了京城。</p>

    与其在京城与韩爌等东林党纠缠,不如先去布局农民起义一事。</p>

    如今的朱由检,对于众多的流民,反而是喜出望外。</p>

    因为如今的世道,只要自己给他们吃穿,就可以拥有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p>

    而且这成本,低得可怜。</p>

    “给朕收一千众的流民,只要壮丁,然后全部都带到农场来。”</p>

    王承恩对于朱由检的命令,有些诧异。</p>

    可既然他都这般吩咐了,那自己自然也只有听从了。</p>

    朱由检望着眼前的农场,开始在内心布局着。</p>

    十七年的时间里,自己需要做的事情,并不是从韩爌手里,夺取多少的权力。</p>

    那些大臣,都是养不熟的。</p>

    想要培养自己的势力,自然是这些背景一清二楚的农民最为合适。</p>

    只需要陆陆续续地组建五万大军,自己就有底气,跟东林党掰掰手腕。</p>

    而且,自己收取流民,在一定程度上,还能遏制农民起义一事。</p>

    这对于未来的大局,也是有举足轻重的作用。</p>

    很快,一千流民都全部集中在了农场。</p>

    王承恩一开始的时候,还以为有些难。</p>

    可去京城外才发现,到处都是流民。</p>

    许多甚至因为吃不起饭,在地上抓一些虫子吃。</p>

    这让他也是有些感慨,没想到如今的大明,已经到了这步田地。</p>

    实在是有些唏嘘。</p>

    “陛下,人都已经给你带来了。”</p>

    朱由检望着眼前瘦骨嶙峋的流民们,其中许多甚至连一件避寒的衣物都没有。</p>

    要知晓,如今可是寒冬。</p>

    就他们这些衣物,根本就撑不过这个冬天。</p>

    要是没有自己的话,估计这其中的大半,都会死于寒冷,饥饿之中。</p>

    “我知晓你们的生活,接下来只要你们听我的话,可以保证你们每个人,顿顿有饭吃,都有厚的衣物,能够遮风避雨的房屋。”</p>

    “甚至,哪怕你们有家人的,也可以一并带过来。”</p>

    “但是,我需要你们这些男丁,发挥出你们的用处。”</p>

    “明白吗?”</p>

    朱由检的声音并不大,而且还是在这样空旷的农场。</p>

    可却传到了所有流民的耳朵之中。</p>

    因为在他们心里,朱由检就是他们的救世主。</p>

    将他们从水深火热之中解救了出来。</p>

    “以后,只听大人命令!”</p>

    “大人说什么,我们就做什么!”</p>

    “赴汤蹈火,在所不辞!”</p>

    朱由检这才会心一笑。</p>

    自己要的就是这样的结果。</p>

    一旁的王承恩,看到这里,也是深深的吸了一口气。</p>

    陛下的动作未免也太大了吧?</p>

    哪有皇帝会擅自组建军队的。</p>

    这严重的不合理。</p>

    如果被那些大臣知晓,估计会大做文章。</p>

    而且哪怕那些大臣不管,凭借自家皇爷手里的银两,顶多也就负责五千之众的流民。</p>

    如果再多的话,也会入不敷出。</p>

    可如今京城外的流民,岂止五千之众。</p>

    到时候如果其他的流民,都赶到这里的话,那个时候就是真正的混乱了。</p>

    想到这里,王承恩望着一旁的朱由检,忍不住的叮嘱道:</p>

    “陛下,虽然臣知晓陛下的初衷是好的。”</p>

    “可是我们这里的银两也不多了,这样做只不过是杯水车薪。”</p>

    “根本救不了所有的流民。”</p>

    朱由检拍了拍王承恩的肩膀,指着前方开始忙碌的流民,笑着说道:</p>

    “你看到了什么?”</p>

    王承恩有些不解,不就是一些流民么?</p>

    这有啥好看的。</p>

    “臣只看到了他们。”</p>

    朱由检搓了搓手,认真的回答道:</p>

    “他们,还有一个名字。”</p>

    “民心!”</p>

    王承恩猛地心里一震。</p>

    对啊,陛下收留了这些流民。</p>

    付出的代价虽然不小,可他获得的是这群人的忠心。</p>

    同时也给其他的流民知晓一件事。</p>

    大明的君主,没有放弃他们。</p>

    陛下的心里,始终在惦记着他们。</p>

    如果这样的话,长期发展下去,流民的心,都会在陛下这里。</p>

    到时候东林党的势力,自然也就不攻自破了。</p>

    “陛下圣明!”</p>

    “可这样真的不会引起他们的关注吗?”</p>

    “放心吧,他们肯定知晓了,因为这一千人里,绝对有他们的人。”</p>

    “只不过,就是这样,才能让他们放心。”</p>

    ......</p>

    很快,朱由检收留流民的事情,也传回了韩爌的耳中。</p>

    韩爌望着其他的内阁大臣,平静地问道:</p>

    “你们对陛下的这个行为,有何看法?”</p>

    其中有大臣摇摇头,有些恨铁不成钢。</p>

    “陛下这简直就是在胡闹,他以为他这样就可以拯救这些流民了么?”</p>

    “算了,小皇帝只要这样老老实实的,不做什么其他的事情,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p>

    “说得也是,只要陛下不捣乱,大明就是我们说了算。”</p>

    “那各位对于平辽一事,有何看法?”</p>

    “这可得小心谨慎。”</p>

    “辽不是那么好平的......”</p>

    韩爌见众多的大臣不以为意,也就没有再管了。</p>

    因为就像他们所说一样,小皇帝只要不胡闹,别在关键时刻,坏自己等人的好事,那就让他玩儿去。</p>

    反正对于自己等人来说,这都是无伤大雅的事情。</p>

    此时袁崇焕,也知晓了朱由检的动作。</p>

    这让他忍不住的赞叹。</p>

    一开始的时候,自己对于这个小皇帝,也是有些不屑一顾。</p>

    如果不是因为意外,他根本就没有机会当上皇帝。</p>

    可现在看来,这位陛下,实在是高啊!</p>

    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就掌握了锦衣卫,东厂估计也在他的掌控之中。</p>

    有这两大组织在手,京城之内,小皇帝的自保已经不成问题。</p>

    如今更是开始收集流民,这套路挺深。</p>

    “既然他有能力,那为他效力也可以。”</p>

    袁崇焕点了点头,随即直接准备前往山海关。</p>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