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穿越大唐,在古代赚赚钱享受人生李想云香儿/ 第1107章李治:户部效率太慢,我算的比他们快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107章李治:户部效率太慢,我算的比他们快

    贞观九年转眼即逝。

    大明宫。

    李世民、房玄龄和戴胄,还有其他几位大臣,都在核对着这一年朝廷的财政收支。

    “戴爱卿,今年户部统计好了没有?”

    一年下来,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所有的衙门,都要让各种各样的账目。

    如果户部不公布今年的收入,李世民在很多事情上都不能让。

    比如关中、江南,他们提出的各种水利工程,都是好主意,但是那也是烧钱的。

    现在的李世民,已经不敢再挥霍了。

    不像后世,政府为了建设,到处都是债务。

    “陛下,这是户部刚刚收到的统计,里面有铜钱,有丝绸,要清点,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戴胄老脸一红,却是强撑着辩解道。

    往年的时侯,李世民都是半个月之后,才会向户部要钱,但今年,却是急了。

    这让原本需要的时间,一下子变得少了许多。

    户部的官员们花了很长时间,才把各州的情况汇总成一份清单,但是想要把整个大唐的情况汇总起来,还需要一天的时间。

    “陛下,这一年来,关中各地风调雨顺,百姓收入比往年多了许多,人口也多了起来,这也让户部的统计工作变得更加的复杂。现在才进行了一半,估计还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房玄龄身为尚书左仆射,自然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已的部下冲在最前面,看到李世民的脸色不太好看,他连忙解释道。

    李世民看着房玄龄这位宰相的态度,知道自已再坚持下去也没有用了。

    “你们可以走了!”

    众人正要离去,李治却是牵着兕子,向李世民走去。

    “父皇,何必动怒呢?我可以帮你!”

    戴胄原本已经是半只脚踏入了门槛,但听到李治的话,却是有些不知所措。

    童言无忌!

    这是他唯一能安慰自已的办法。

    “你怎么不去看你二哥?”

    李世民以宠爱晋王与晋阳公主闻名天下,戴胄见李世民刚才还暴跳如雷,现在却和颜悦色,心中颇有几分不自在。

    “原本打算去的,但是看到父皇发怒,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李治一脸天真的说道,“父皇,这户部的效率也太低了吧,一个简单的数字,竟然到现在都还没有完成,如果是我的话,最多两天就能完成。”

    房玄龄和戴胄一阵无语。

    李世民虽然对李治宠爱有加,但也不可能说什么听什么。

    “孩子,朝中的大事,你还太小了,将来,朕会让你参加的。”

    “父皇,我真的能帮上忙!我跟着二哥学了两年算术,新式的算术,比户部那些小官用的,强了千百倍。”

    戴胄听了李治的话,再也按耐不住。

    这简直就是在侮辱他。

    而且还是在他面前。

    这让他如何能忍?

    户部在京中有数百人,最近负责统计的官员更是多达一百多人。

    这么多人忙活了半个多月,才把各州的资料整理出来,想要统计出来,至少还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这个数字,可不是说出一个数字就能结束的。

    每一组数据至少要有两个小组,将所有的数据都核对一遍,如果不一致的话,就需要反复核对,直到确认无误为止。

    可现在,晋王却说,他能让。

    如果只是一句“能帮上忙”的话,那就只能当是小孩子的胡言乱语了。

    而李治却信誓旦旦的说,这两天之内,他一定会算出结果来。

    那户部是什么?

    废物点心么?

    是在浪费百姓的钱财吗?

    “晋王,户部一年要处理的资料有数万之多,涉及到各州的赋税,怎么可能只是几天就能完成?这么多的数字,就算是算得再快,也是有极限的,晋王说两日之内就能算完,还请王爷您不要怪我不客气,实在是太异想天开了!”

    戴胄毫不客气地反驳道。

    在李世民的质问下,戴胄只觉得自已受到了极大的委屈。

    真把他当成软柿子了?

    “雉奴,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还不给戴尚书赔罪!”

    就连李世民都不相信,李治能够在短短两天的时间里,将户部的所有资料全部计算出来。

    “父皇,儿臣并未儿戏,所言句句属实,何来赔罪一说?”

    听到李世民的话,李治的眼中闪过一丝泪光,低下了头。

    “九哥在算术上很有一套,二哥都夸过他,前些日子,二哥在王府里所有店铺的账,九哥都帮他算过了。”

    兕子站在一旁,帮着李治说话。

    李世民的儿女很多,但是无论是李承乾还是李泰,都没有时间和一个小女孩在一起。

    唯有李治,自幼与兕子玩耍,每次去燕王府,都会将她带在身边。

    “好好!兕子,你是最聪明的。”

    李世民瞬间变成了一个慈爱的父亲,温柔的说道。

    “各府的资料,我都抄录了几份,如果晋王殿下如此自信,我可以给您送一份。只要王爷能抢在户部之前,把最后的结果拿出来,我就认输。”

    戴胄看着李世民如此不要脸的样子,心中大怒。

    陛下一世英名,岂可毁于两个毛头小子之手?

    戴胄相信,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这其中的复杂程度了。

    别看只是一堆加减的数字,但是想要把所有的税都算出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咳咳。”

    房玄龄见气氛有些尴尬,连忙岔开话题道,“陛下,现在各地的士子都已经到京,不过贞观十年的主考官还没有定下来,是不是应该尽快确定一下?”

    自从李想和孔颖达闹得不可开交之后,李世民就开始推行科举制度,让科举考试变得更加公平,让那些想要走后门的人,再也没有任何机会。

    当然,也没有绝对的公平,像尚书省这样的,完全可以直接由朝廷的官员推荐,而不需要参加州府的考试,这也给了许多世家子弟一个更好的平台。

    不过,对于一个普通学子来说,至少有了一条正常的升迁之路,一条跨越阶级的捷径。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