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687章 李与黎

    经过一番仔细的盘问,他们最终确定,这里的土匪,正是平王的私兵。

    起初,这里的土匪确实只是普通的打家劫舍的,偶尔打劫过往的富商,谋取些财物。

    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撞上了正在转移据点的李先生一行人,一时起了歪心思。

    不知李先生出于什么心思,竟带着沈玉一同落草为寇。

    自此,他们便彻底沦为土匪。

    听这些土匪所言,无论是沈玉当上大当家,还是下山抢劫诸事,无一不是李先生的主意。

    而且,这李先生还曾劝阻沈玉,不要贸然去追九皇子。

    夏清宁环视四周,寻找李先生的踪影。

    从他们攻进山寨到现在,并没有过去太久,为何却始终不见李先生?

    她心中暗自警惕,不想放虎归山,让李先生就此逃脱。

    这下山的路口一直有人把守,李先生绝无可能轻易离开,他必定还在这山寨之中。

    “这里可有能藏人的地方?”

    夏清宁柳眉倒竖,厉声问道,“山寨中除了你们这些土匪就没有别人了?”

    其中一个土匪大着胆子站了出来,满脸谄媚,试图跟夏清宁讨价还价。

    “若是我说见过他,你们可以放过我吗?”

    夏清宁冷冷地斜睨了他一眼,不屑道:“你如何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你们下山抢掠百姓,那些百姓可曾求过你们,而你们又是如何做的?”

    “将他们掳上山来,准备拿他们当人质还是做挡箭牌?”

    土匪被怼得哑口无言,垂下头,不敢再言语。

    经过一番细致的盘问,终是得知李先生极有可能混在难民中。

    夏清宁眉头紧锁,满心忧虑,难民足有上百人。

    如果李先生真的藏身其中,天色昏暗,仅凭他们压着土匪去指认,实在不太容易。

    九皇子当机立断,立刻下令。

    “来人,把难民和土匪分别关押,皆严加看管。”

    白日里,他们来到难民面前。

    这些难民在看到有官府的人前来营救时,那原本木讷的眼神瞬间亮起一丝希望之火的光。

    可不过转瞬之间,又悄然熄灭。

    当初,就是官府派人将他们撵出城去,才让他们落入土匪手中。

    有了这样的惨痛经历,他们又怎会再轻易信任官府。

    当听到官兵说要将他们转移到衙门,抓出潜伏在他们当中的土匪就放他们回家时,这些人面上不见丝毫喜色。

    他们早就已经没了活下去的欲望,在他们看来,落入官府或者土匪手中,没有什么区别。

    夏清宁看着他们那麻木不仁的模样,心中气恼万分。

    她恨不得立刻将县令和知府大卸八块,以泄心头之愤。

    在宋千俞押着人前往衙门后,只见到县令在原地,等待剿匪的结果。

    “郑县令,这些百姓中混进了土匪,你想办法把人找出来。”

    宋千俞目光冷峻,直视着县令,“这问题不难吧?”

    在九皇子灼灼的目光逼视下,县令连连摇头,额头上冷汗直冒。

    “不难、不难,下官一定找出土匪。”

    九皇子担心县令阳奉阴违,还特意留下信任的人在旁协助。

    等核对过信息后,县令并未发现土匪,他又不敢擅自拿主意,只得带着人名册去见九皇子。

    刚进门,便撞上夏清宁跟九皇子核对伤亡情况。

    县令一见到夏清宁,双腿瞬间发软,“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县令这么大的官,为何向我行礼啊?我可受不起啊。”夏清宁冷哼一声,冷嘲热讽道。

    “是微臣有眼不识泰山,不知道您是郡主,失敬失敬。”

    “我有什么可敬的,不如郑县令厉害,给本宫与殿下演了出无中生有的大戏。”

    县令被怼得哑口无言,偏偏他又不能跟夏清宁生气,只能暗自咽下这口气。

    思虑再三,他把希望寄托在九皇子身上。

    他小心翼翼地说道:“殿下,这是臣核实的名册,这些都是雁门城登记在册的百姓,没有土匪。”

    夏清宁微微皱眉,觉得事情有些蹊跷。

    “人名册呢?”她语气不善地问道。

    郑县令赶忙拿着名册,诚惶诚恐地高举过头顶。

    “郑县令好大的官威啊,这是在等我与殿下去拿?”

    夏清宁见状,愈加不满。

    县令急得额头上冒出汗珠,一边跪着向前移动,一边喊着“不敢”。

    夏清宁就是看不惯他,一个只会做表面功夫的官员,不想着为百姓谋福利,整日想着怎么走捷径。

    这是她最看不上的那类人!

    一想起百姓麻木的模样以及县令为了迎接他们让衙役配合演戏,她就气不打一处来。

    面对县令时,不刺他两句,她心里就不舒服。

    宋千俞心平气和地接过名册,仔细看着上面记录的内容。

    待他看完,轻轻合上名册,随手丢在桌上。

    “这名册可有漏了什么人?”他轻声问道。

    名册上的人他都仔细核对过,并没有什么问题,甚至还有同村的人互相证明。

    像这种情况,无外乎三种可能。

    其一,县令与土匪暗中勾结,有意帮衬。

    其二,土匪蓄意撒谎,企图混淆视听。

    其三,李先生本就是村子里的人,潜藏已久,不易察觉。

    夏清宁微微蹙起秀眉,伸出纤细的手指,指着名册问道:“这名册里没有该姓氏的人,会不会存在同音不同字的情况?”

    这话刚一出口,九皇子仿若恍然大悟一般,心领神会。

    他迅速翻到名册其中一页,修长的手指稳稳地指着上面的一个名字。

    “黎尘。”

    夏清宁见状,眉头皱得更紧了。

    心中暗忖,没想到竟差点让此人钻了空子。

    “走,咱们这就去会会这个黎尘,瞧瞧他究竟有何特殊之处,能得平王这般高的赏识。”

    县令哆哆嗦嗦地从地上爬起来,赶忙在前方引路。

    “小郡主、九殿下,这黎尘我倒是有所耳闻。”

    县令一边走,一边说道,“他可当真是个天才。”

    “年仅九岁便参加童试,一举成为童生,同年便马不停蹄地准备乡试。”

    “可就在乡试前夕,按规定每户需出一人服劳役,他父亲挺身而出,代他去了。”

    “后来,他虽考上秀才,可他父亲却累死在了劳役途中。”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