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75章

    他这银子来的也不容易,全靠自已一笔一画画出来的,要耗费不少的精力,长时间精神集中。

    “五哥,你何需如此破费,你赚的银子,应该好好的存起来才是。”

    可是苏奕却不这么认为:

    “莞莞,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赚到银子,意义非凡,正是因为你给了我正确的引导,所以,你就别和我客气了。”

    第187章-清远县令倒台

    人生中,有很多个第一次,每个第一次都是意义非凡,苏奕只是想把自已的喜悦,和最重要的人分享而已。

    苏莞很感动,她认认真真的挑了两身自已喜欢的衣裳,又给苏母挑了两身,还有舅母和清清。

    价格都不是最贵的,但也不是最便宜的,一下花了他几十两。

    出了成衣铺子,苏奕又想带她去首饰铺子,苏莞不想五哥破财了,怎么说都不愿意跟着一起去了。

    她直奔粮油铺子,买米去了。

    一次性买三十石米,合计三千六百斤,也不是什么大数字,在一个粮油店里面就能买到,还额外买了一千斤面粉,总计花了三百多两银子。

    苏奕不知道苏莞为什么要一次性买这么多粮食回去,他没问,因为知道苏莞肯定有自已的考量。

    粮食送到家里,把粮仓塞的满满当当的,苏莞又请人在后院还是修建围栏,养了十几头小猪仔,还有十几只羊。

    舅舅去了一次清远县,回来的时候带了一个消息,说是清远县令突然被罢官下狱,说他在任期间治下不严,不堪为任,导致清远百姓怨声载道,而其独子强抢民女成瘾,恶名昭彰,被判流放三千里,贬为奴籍。

    这就是报应啊,清远县令倒台,舅舅一家总算是放心了,日后回家再也不用担惊受怕,清清表姐也能安安心心的择良婿了。

    说到这个还真是,杨清清马上就要十七了,是该要找个好人家了。

    趁着这个机会,苏莞让舅舅赶紧去把户籍转到襄州来,然后在襄州给杨清清挑个夫婿。

    一来,以后舅舅要长期在襄州帮苏莞做事,二来,襄州这么大的地界,住在这襄州城内的居民,普遍素质更高,家境更好,不说给她找个大富大贵的人家,至少家里要不愁吃喝吧。

    羊奶皂的名声,已然在襄州火了起来,家家户户广为流传。

    如今,谢娘子店里,每日都要卖出上百块皂,一个月下来要卖出几千块,远远超出了预期。

    还有周边的县城,也是卖爆了,每个月至少每个地方要送上千块过去。

    等到生意做到隔壁宿州和衍州,就得扩大作坊,增添人手了,平均每个月得生产上万块皂不止。

    染色的羊奶皂和花香羊奶皂销量最高,沐发皂稀罕,而且限量,想买还得排队。

    最普通的羊奶皂,襄州几乎人人都用得起。

    最普通的老百姓用的初代,稍微条件好的,加点钱用染色的洗衣裳。

    花香羊奶皂,专门用来沐浴净手用。

    最多就是下个月,苏莞就要去苏州开通市场了,两个月内打通宿州和衍州的市场。

    ……

    清远县的新县令上任,舅舅就拿着户籍文书回去转了户籍,如今他们一家也是襄州府内的城里人了。

    因为杨清清要选夫婿,可是他们现在住在苏家,不太方便,于是就想着在离作坊近的地方,租个小院子搬出去。

    日后存够了银两,就自已买个院子,一家人安安心心的住。

    在作坊附近,还真有那种四合院,他们一家四口住足够了,而且院落十分干净,地板围墙什么的都是崭新的青砖建的。

    苏莞带着舅舅他们去了牙行,找人打听在作坊附近这两条街的合适的小院子。

    有很多符合要求的,四合院是襄州最基本的建筑,但是也分三六九等,那些新建的肯定是最好的,院子里很宽敞,该有的都有,独门独户的井,平时生活十分方便。

    设有主卧三间,次卧两间,还有独立的厨房,柴房。

    舅舅也没找苏莞开口,说是要借银子直接买,因为苏莞现在生意刚刚起步,买了宅子,成立了作坊,又买了那么多奴仆,七七八八的加起来好几千两,如今才将将回本,他们也不好意思开口。

    现在他们一个月的月银是二十两,已经两个月了,加上他们自已存的银子,租院子是够了的。

    选了一个离作坊最近的院子,苏莞是牙行的熟客,看在她的面子上,收五两银子一个月,半年起租,也就是三十两。

    这个院子要是买下来的话,明码标价,得要三百五十两。

    当然,跟着苏莞好好干的话,生意做的越大,赚的也就越多,也会陆续给他们涨工资,很快就能实现在襄州买房的梦想了,甚至还能买个更好的院子。

    舅舅他们这辈子,在来苏家之前,是从来没有想过会把自已混成城里人的,更别提在襄州定居买房了。

    姐姐姐夫一家没有忘了自已,还这么扶持自已,以后不说要住多好的豪宅,能有如今的条件,已经是来之不易,他就是拼上这条命,也得好好替苏莞守住这份产业。

    苏莞还有苏宸以及苏奕,加上江遇,一起帮舅舅一家搬了新家,打扫卫生,添置家具这些,都是亲力亲为,江少爷更是被苏莞安排去扫院子了,他也没有假手于人。

    在暗处保护他的暗卫见状,看着自家少主在那里认真扫地,还是破天荒的头一回呢,反差太大,他们不敢直视。

    这院子的独特之处就在于,院中有棵桃树,年年盛产水蜜桃,春季开花,秋季结果,美不胜收。

    这也是牙行为了讨好苏莞这位金主,特意行的方便。

    苏莞给自已的皂做了个招牌,每快皂上面都会被印上玉颜堂三个大字。

    包装纸上,除了有代表香味的印花,在右上角也会印上玉颜堂三个小红字。

    这三个字,可是去官府过过官印的,以后不能有人沿用玉颜堂的招牌。

    之所以这么做,其一,代表着羊奶皂属于玉颜堂独家出品,名声打出去了,对苏莞将来开店有好处,一看到玉颜堂三个字,就会想起玉颜堂的羊奶皂。

    其二,苏莞手上有财富密码,就是江遇送她的玉颜膏的方子,日后玉颜堂还得开展美容美妆的业务,这玉颜膏将和羊奶皂一起成为店内的主招牌。

    苏莞让代理商们卖皂的时候,都在放皂的柜台上,摆上玉颜堂的刻字,更加让人印象深刻。

    推销的时候,也要带上玉颜堂的招牌,深入人心。

    第188章-混上流圈子

    如今的襄州,谁人不知玉颜堂的羊奶皂?

    此前,玉颜堂名不见经传,甚至连个商铺都没有,可在襄州这个大市场,短短两个月便迅速火爆起来,这牙行的人也是紧跟潮流,家中必备羊奶皂。

    作坊是苏莞从他们这里租的,做的什么生意,是要登记造册的。

    所以,他们都知道,苏莞是玉颜堂的东家,日后可能会位列襄州富豪榜的榜单,肯定要巴结才是。

    苏莞在去宿州和衍州之前,还得协助舅母帮表姐物色夫婿。

    她先是找苏奕给杨清清画了一张美人图,然后找到了襄州城内最出名的媒婆,请她按照舅母和杨清清的要求,挑选出符合条件的适龄公子。

    杨家背靠苏家这样的新起之秀,自然是不愁找不到好人家的。

    与此同时,苏莞也想结交一下襄州的上流圈子。

    他们世家有自已的圈子,虽然看不上商人,可是碍于利益纠葛,他们也会结交生意场上的朋友牟利。

    而这些商人,也会巴结这些世家大族,找他们当靠山。

    襄州出名的清流世家,有两家,祖上不是出了名将,就是有配享太庙的高官,但是后期家族慢慢淡化出朝堂,才会遍布于各州之间。

    基本上,每个州府内都有那么几家有名无实的世家,朝廷给了爵位,虽有名无实,但背着世家二字,在这些州府内,也是有话语权的。

    一等爵位为国公,二等爵位为侯爵,三等为伯爵,四等为子爵,五等为男爵。

    光是襄州府,就出了两个伯爵世家。

    一个是宁姓的宁远伯爵府,一个是周姓的昌隆伯爵府。

    看似风光尊贵,享食邑,可他们远在襄州,基本上等于被圣上遗忘了,有爵位无实权,家中的小辈也只能和普通的学子一样,依靠自已的能力去参加科考,替自已争仕途。

    可,这些世家子弟,又有几个能出头的,从小锦衣玉食,反正生下来就赢了,后院只有爵位之争,压根没有靠科举的,于是先帝便下令,侯爵之下的爵位不再享世袭罔替,而是袭三代换之,除非家族里出了个能人,对朝廷有贡献,说不定圣上会下旨让你们再多袭三代,至此,这些世家才开始内卷了起来。

    没办法,朝廷不可能世世代代养着你们这些闲人。

    但国公和侯爵不一样,这些世家都是被控制在京都,有能力的就有实权。

    例如,江国公就是带兵打仗的,唐国公是当今皇后的胞兄,他的外甥可是东宫太子,在京都世家里,首当其冲,风头最盛。

    但江国公的祖上有从龙之功,往后几代都是名将,其地位无可撼动,手上还有兵权,两个国公算是平分秋色。

    还有一个忠义侯,也是武将,可惜他年事已高,家里又没有出色的小辈,以至于如今也是空有齐名而已,风头远远的被后起之秀的永昌侯压住了。

    和这些比起来,京都的伯爵们,根本不算什么,襄州的就更加不用说了。

    谢娘子在襄州的贵妇圈里面不是什么举足轻重的人物,但是她夫家也是做古玩生意的,她则是因为兴趣爱好,开了胭脂铺。

    胭脂是女人们不可或缺的东西,所以,她在贵妇圈是说的上话的,和她结识,相当于掌握了美妆圈的潮流,有什么新出的胭脂,贵妇们总爱找她。

    最近,宁远伯爵府的伯夫人要过生辰,请了襄州的官员夫人,以及商贾之家的夫人小姐们过来参加茶话会,热闹热闹。

    土农工商,这当官的和行商的,虽然私下里谁也看不上谁,但是表面上还是很和谐,除非各别有过节的,见面就会阴阳怪气的。

    苏莞现在,她的羊奶皂在襄州也是实兴之物,她自然无法避免要融入这个圈子。

    还是谢娘子上次聚会的时候,提了一嘴,因为当时这些贵妇们都在问她羊奶皂的幕后东家是谁,她也就趁机替苏莞宣传了一下,把玉颜堂和苏莞的名号说出去了。

    于是,苏莞也收到了伯爵府的请帖。

    苏莞心想,这是好机会啊,这里面做大生意的,小生意的都有,正好她可以去混个熟脸,以后见着了也不至于因为不认识而得罪了人。

    她和谢娘子也是顺其自然的成为了好友,她知道,能收到伯爵府的请帖,那肯定少不了谢娘子在人前的宣扬。

    苏莞是个很通人情世故的,当天便买了几斤好茶让人送过去给谢娘子。

    去伯爵府,苏莞打算带上杨清清一起去,也叫她见见世面。

    只是,伯爵夫人过生辰,她总得备上贺礼,肯定不能小气了去。

    不说在一众贺礼中出类拔萃,至少也不能垫底。

    苏莞没有和这种圈子的人打过交道,所以她心里也没个底,送胭脂水粉拿不出手,送金银首饰,如果不是特别好的东西,那就俗气了。

    所以到底送什么呢?

    苏莞一筹莫展之际,想起了江遇,他的身份,也算是在名利场里长大的,这种事情对他来说,总是小意思了吧!

    江遇一听,她要去伯爵府参加茶话会,正愁不知道送什么礼,于是他也认真替她想了想:

    “若是名媛千金,送些出类拔萃的首饰即可,可是这伯爵夫人,身份特殊,好歹是三等伯爵世家,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她也不缺。”

    “是啊,以我现在的能力,除了这些,我还能送出什么特别的礼物?第一次在这种场合露面,我总不能跌了份儿,要是闹了笑话,我日后还怎么在襄州混?”

    她就是因为想到这一点,所以才来找江遇的。

    “我知道你见多识广,所以求你帮我出出主意呗?你帮我挑礼物,我给你银子,绝不赖账。”苏莞十分诚恳的看着他。

    江遇被她逗笑,她怎么还求上自已了?

    不过,小丫头这态度,他十分受用。

    “既然六姑娘如此诚恳,那我便帮了你这忙,你既是第一次参与这种场合,又是面对伯爵夫人,那送的礼物可有讲究了,礼物我帮你备好,到时候你直接带去就行。”

    第189章-留给未来的夫人了

    在伯爵夫人生辰这天早上,江遇总算是把礼物给送过来了。

    是很大的一件物件,江遇找了四个人才搬过来。

    上面罩着红色的布,掀开以后,里面是一扇精美绝伦的四季屏风。

    屏风上面分别为四季,每种季节的代表景物都描绘的栩栩如生。

    “好漂亮的屏风啊!”

    苏母看见这物件,忍不住感叹了一句,还伸手摸了摸。

    凑近的时候,还能闻见一股淡淡的,很好闻的香气。

    “这是黄花梨木所致,上面采用的刺绣是最难得的双面绣,不似寻常屏风,上面是染色的,与这双面绣比起来,根本算不上什么,这幅四季屏风,最难得的地方,就是它的木料是珍贵的黄花梨木,而上面的双面刺绣也是十分稀有的。”

    江遇介绍了这扇屏风的独到之处,经他一说,感觉这物件,浑身上下的透着贵气。

    “伯母要是喜欢的话,我再找人送一扇过来给您。”

    “那不行,太贵重了。”苏母连忙拒绝,她就是随口一感叹,并不是认真的。

    苏莞也觉得,这东西肯定很贵,她现在全身的家当加起来可能都付不起。

    “这不得值万两银子?我请你帮我找个合适的贺礼,你却想我倾家荡产来赔。”

    说实话,就算是她想结识伯爵夫人,可是也不至于下这么大功夫,出这么大血。

    江遇看她一脸的不舍得还有为难,忍不住轻笑出声。

    “小样,你放心,要不了你多少银子,前年我在南海地区偶然寻得一棵上好的黄花梨木,便命人将它挖了回来,送到江南那边,做成了许多摆件,类似这样的屏风有三扇,还有一张黄花梨木的雕花拔步床,以及一整套黄花梨木的家具,包括柜子,茶几,妆奁,

    只是请了工匠花了点银子而已,会双面绣的绣娘,是我姨母绣坊的绣娘,没花银子,姨母打趣这棵黄花梨木打出来的家具,就用作日后我娶亲用。”

    他说的也没错,真的只是请工匠花了近千两而已,这黄花梨木用来做贺礼确实万分体面,要是抬到伯爵府,只怕是要成为今日最拔尖的贺礼了。

    苏莞也是赶巧了,这批摆件刚刚完工,正要运往京都,途经襄州,就被江遇暂时扣下了。

    “那更加罪过了,把你将来成亲的摆件都用了,那怎么行,我们还是另外买贺礼吧。”苏母一听是给江遇成婚用的,那她可不敢要。

    “伯母,一扇屏风而已,我日后就算是成亲,房内也只需要摆一扇,这四季屏风,在三扇屏风里算是最不起眼的,最好看的,我可留给我未来的夫人呢。”

    江遇说到未来的夫人,用一种意味深长的眼神望着苏莞,他桃花眼满含笑意,嘴角的弧度微微上扬,勾的苏莞又是心悸不已。

    真是个男狐狸精,要老命了,明里暗里隔这撩她。

    “而且,现在再去找别的贺礼,也来不及了,六姑娘也快到赴宴的时辰了。”

    着送贺礼,巳时登门是最合适的,太早了不好,太晚了也不行。

    正好卡在主家早膳过后,午膳之前。

    “行吧,当我欠你一个人情,你看看这屏风你想要我多少银子,等我回来再议吧。”

    他都这么说了,苏莞也不客气了。

    今儿个,她的贵妇圈首秀,正好把自已的名号给扬出去。

    苏宸已经套好了马车,今日的苏莞也是好好的打扮过的,穿的衣裙十分得体,外裳是浅粉色的,内衫是大红色,衬得她整个人清丽脱俗,温柔优雅。

    苏母给她梳了一个不会出错的发髻,符合她今日的风格,又不会太过显露,她头上戴着江遇送她的芙蓉紫玉簪,江遇见了以后,十分满足。

    只这一根簪子,就很有排面了,还有孙灵儿的那只羊脂玉手镯,这一身行头来看,她还真有那女老板的派头了,雅而不俗。

    杨清清也特意打扮了一下,不过她的风头可盖不过苏莞,也不能盖过苏莞。

    苏莞到了宁伯爵府门口的时候,那里已经停了几辆马车了,谢娘子也刚到,苏莞从马车上面下来,周围的几位女眷看她甚是眼生。

    谢娘子见她来了,便上前挽着她的手臂。

    今日,就由她带着苏莞一起。

    “好妹妹,你来了,今日打扮的真美,呦,你这手上的羊脂玉手镯,成色真好,想必价值不菲吧?”

    她挽着她的手,自然注意到了她手腕的镯子,估摸着这玉镯的成色,价值不菲。

    “还行,今日是我初次来伯爵府,就仰仗谢娘子费心带着我了。”

    “好说好说,咱们俩都这么熟了,我不会不管你的,走吧!”

    那些女眷一开始不认识苏莞,可见到谢娘子和她相熟,在门口也没有说什么,一切等进去了以后再八卦。

    江遇的人抬着贺礼,在门房那里登记了一下,登记的名字是玉颜堂苏六姑娘。

    苏莞这边跟着谢娘子进入主厅,伯爵夫人还没有来,一般得等宾客到齐了以后,她这个主角才会压轴登场。

    今日这场合,那可真是大,虽说只是一场简单的茶话会,但襄州有头有脸的都在这里了。

    着主厅是女眷们坐着喝茶的地方,后院花园,则是男宾们休息的地方。

    这样的场合,那些贵妇人会带上自已的儿子女儿过来参加,家中有适龄的后辈,不论嫡庶都会带上,可以借着这个机会,相看相看。

    所以今日的宁远伯爵府当真是热闹的不行。

    路上,谢娘子和她说了一下伯爵府的人员组成,伯爷和伯夫人膝下有一子一女,她的儿子自然就是伯爵府的小伯爷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