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2章

    姜生娘人逢喜事精神爽,看着精神气都好了许多,强撑着起来主事。

    姜生比较随意,穿了一套没有打补丁的衣裳,不新不旧的,就凑合把堂拜了,他生活窘迫,但也尽力给了何娇杏体面。

    席面上的菜色还算可以,该有的规格也一样不少。

    苏莞挺替何娇杏高兴的,看她笑的这么开心,吃席的时候,江遇戴着面具就来了,苏家人坐一桌,他虽然坐的上席,但是都是一家人,别人也不会纠结这个。

    但是一家人都来吃席还是挺少见,可他们是主家特邀,也做了人情的,苏母按照苏莞说的,随了一两银子的人情,特别大方了。

    姜生特意带着娇杏来给江遇敬酒,就是很平常的米酒,江遇连喝三杯,说了几句祝词,什么百年好合,早生贵子之类的。

    之后,苏家人也都挨个和他们两口子喝了一杯,米酒不辣喉咙,可入口也是带着苦涩的,只是回味甘甜。

    苏莞喝了一杯,入口之时面目有些扭曲,但是尝到滋味以后,还有点上头了,连着又喝了两杯。

    过了两刻钟,席面还未散,她的后劲儿就来了,脸颊微红,脖子也带着粉红。

    头晕晕的,求助的看着旁边的苏母,苏母一眼就看出她喝醉了,笑着打趣:

    “呀,我们家莞莞醉了,瞧这小脸红的。”

    “没事,喝点米酒不伤身的,不行的话,一会儿爹爹背你回家去。”苏父宠溺的看着苏莞。

    苏莞傻乎乎的笑着点了点头。

    苏昀觉得好笑,当时就吐槽:

    “苏莞,你看起来好憨!”

    苏莞闻言,瞪了他一眼,因为有点醉了,所以看起来腮帮子鼓鼓的,更可爱了。

    江遇的视线,不加掩饰的在她脸上流转,桃花眼里的深情,看不出虚实。

    因为他平时也差不多是这个样,抬手又是一杯米酒下肚,露出一个满足舒服的笑容,微闭着眼。

    平时喝的那些好酒,这时候看来,竟是比不上这陈酿米酒甘醇质朴了,最让人欢喜的,还是那回味无穷的丝丝甘甜。

    本是爱烈酒,如今也对这甘酿改观了。

    散了席,苏莞摇摇晃晃,这米酒也有十几度,不胜酒力的苏莞,走路摇摇晃晃的。

    苏父信守承诺,背着她回了家,苏母又打了热水给她洗脸洗脚,才给她盖着被子,让她睡下了。

    夜里下了雪,不算大,纷纷扬扬的,夜里有些冻脚。

    第二天早上起来,苏莞乐了,地上一层薄薄的积雪,山巅都被染成了白色,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雪独有的清新。

    南方姑娘很少见雪,清河县介于南北方之间,年年有降雪,但是不算特别多,不似北方,一下雪就会积到脚踝,出行都是问题。

    大哥答应了正旦前三天回来,也是到日子了,今天要是不见他身影,就让三哥去接他回来,总之不能让他继续留在书院了。

    仲云书院这边,苏璟已经去和老师说了几次了,但是都没有得到回应。

    反正就是一句话,关键时期,还是留在书院安心读书比较好。

    第

    106章-苏璟的想法

    已经答应了莞莞,要是爽约,那自已这个大哥在她心里的形象岂不是大打折扣。

    辛苦备考这么多年,他能学的早已经学完了,死记硬背并无用,学以致用才是硬道理。

    对于书院的这种古板策论,苏璟有些无奈,他想和家人团聚,但又不能违背师言。

    正当他无厘头之际,苏宸来了,说是家中亲人身体不舒服,让他回去看看。

    现在用着这个理由,总没有不放人的道理了吧!

    但苏璟还真以为是爹娘身体不舒服了,急匆匆的收拾好东西就和苏宸回去了,苏慕也在,背着包袱等在书院门口,身上穿的苏莞给做的新衣裳,暖和的不行,苏宸今天也是顺道叫他一路回去来着。

    苏璟出了书院才知道那只是一套说辞而已,是苏莞猜到他脱不开脚才让苏宸这么说的。

    今日是二十八,家里已经在做去州府卖的沙琪玛了,连夜做好,一家人明日一早便去州府。

    江遇已经安排好了马车,只等大哥回来就能出发了。

    听见是虚惊一场,苏璟这才松了一口气,他把自已的衣裳书本全部都收拾好了,正旦过后也不打算去书院继续学习。

    知道大哥二哥要回来,苏莞昨天还特意让苏昀和苏奕上县里买羊肉回来,买了五斤羊肉,看见野生黑鱼,也买了几条回来,这玩意炖汤最是滋补。

    苏宸和江遇挖的陷阱,过去了这么久,也终于传来了好消息,他们俩上山看的时候,陷阱里面掉了一头野猪下去,已经奄奄一息。

    降雪以后,给陷阱又加了一层白色的被子,更好的掩盖住了洞口,这野猪也学聪明了,上的当多了,竟是学会躲避陷阱了。

    结果一场雪迷了眼,它不慎掉落下去。

    苏宸跟着师父这么多年,老跟着他打猎,也多少有经验了,下了雪他就迫不及待叫江遇上山看看。

    已经连着扑空几次,本来希望也不大,就指望在山脚下的田里,趁着积雪逮几只兔子。

    哦,还有怀孕的野兔子,它已经下了九只崽,苏父给它用稻草做了一个窝,特别暖和,不怕会冻死。

    他就日日看着这些牲畜,觉得日子越过越有盼头,热闹,更是每天都拿新鲜的白萝卜喂着,兔子都是没有伦常的,长大了还能继续配,以后兔子会越来越多,家里就不缺肉吃了,还能用来卖钱。

    陷阱里的野猪有二百多斤的样子,江大叔和他们一起扛下来的,到时候给他割十斤肉,再给个猪蹄,算是报酬。

    两百四十斤的野猪,刚好在年关前被逮住了,苏家今年能过个不缺肉吃的膘年了。

    苏父想着,他们家也吃不了这么多,拿五六十斤用来熏腊肉,趁着冬天冷,留个几十斤吃新鲜的,多了怕坏。

    猪肚子,猪蹄,猪肝,猪大肠等这些下水都要留着,合计也有好几十斤,他两个好哥们来帮忙杀猪,留他们吃了个杀猪饭,又给他们一人割了几斤肉回去,再把江大叔那份给了,这头野猪也就差不多了。

    猪血用来下在锅子里烫着吃,猪头苏莞准备卤一下,做成卤猪脸肉,还有卤猪耳朵,有现成的酱油在,能做卤水。

    苏瑾和苏慕回到家里,没想到家里这么热闹,又是鸡,又是兔子,灶上面吊着满满当当的猪肉。

    羊肉片成片,猪血也一块一块的,还有卤好的猪脸肉。

    昨天晚上苏莞连夜卤好的,味道广受好评,苏父直呼,又是一道下酒好菜。

    但如果有辣椒油的话就更加美妙了。

    苏璟和苏慕一踏进家门,苏莞就来接他们了。

    “大哥,二哥,你们终于回来了!”

    “慢点,地上滑。”苏璟扶住她的手臂,怕她摔倒。

    “冷吗?屋子里烧了炉子,可热乎了,快进去烤火。”

    兄弟俩把东西放回房间,然后统一在屋子里围着火炉烤火。

    进门看见江遇,苏璟和他打招呼。

    “阿遇,许久不见,身体可好?”

    自打出门以后,他就没回来过,算算日子也是有好几个月没见了。

    “苏兄,我已然大好了,劳你挂心。”江遇很是客气的朝他抱拳。

    坐在一起,聊了聊家里最近的事情,苏慕才知道他不在家的时候,居然发生了这么多事情。

    当然,去州府的事情他也是路上听苏宸说的,连在书院的大哥都知道,他却不知道,苏莞都不亲自告诉他,心里想想,怪不得劲的,但他终归是什么都没说。

    饭桌上摆的饭菜都是硬菜,基本上全是肉,家里的米现在也是放肆吃,不用害怕吃完了没银子买了。

    一家人总算是全部聚在一起,好好的吃了一顿饭了。

    苏父一高兴,又喝了几两小酒。

    晚上,苏莞问苏璟,有关于水患治理的策论学习的怎么样了。

    苏璟点点头,采用了苏莞的那些建议,他自已再加了一点想法上去。

    这段时间,他不断寻找记录这方面的书籍,取长补短,不断的完善,甚至还自已画了一个图纸,是有关于堤坝建设的。

    苏莞看了以后,觉得还不错,有点子都江堰的味道了。

    “大哥果然聪明,懂得转换,这图纸设计的还不错,但是我也看不太懂,主要还得看实践后的结果!”

    苏莞边说,边把图纸还给他。

    “但愿能有实践的机会,这不过是我随便画的,不能采用,还得多改进才是,光是凭自已想,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有亲自到了受灾地去看过,才能对症下药,其实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不知道该不该写在策论之上。”

    “什么想法?大哥说与我听听?”苏莞很感兴趣。

    “如果殿试果真是策论,我便把这提议写在策论之中,我了解到,宣河流域因水患十分贫瘠,主要还是因为赋税不减,老百姓的日子本就不好过,还得交与其他地方相同的赋税,同时还得承受水患所带来的影响,导致多地,颗粒无收,许多难民放弃自已的故乡,涌入其他城镇,给这些城池也带去不少麻烦,

    但若是能减少宣河流域的赋税,对于当地百姓来说,定能减轻不少负担了,他们也会愿意回到故乡,继续耕种,植树造林,待水患得到解决,日子就会越过越好,宣河也会越来越富裕。”

    第107章-不仁不义之辈

    听到苏璟说出的这番话,不知道为什么,苏莞居然有点欣慰。

    她大哥不愧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更多的便是为百姓考虑,忧国忧民,以后做了官,才能真正的造福百姓。

    “大哥看待事物,目光长远,心思细腻,处处为百姓考量,若是当官的人里面,多几个像你这样的,这世间也能少许多苦难之人。”

    “莞莞太高看我了,若是连殿试都进不去,空有一腔抱负,又有什么用?”苏璟还是不够自信,毕竟这世上的能人太多了,他排的上号吗?

    “大哥一定可以的,就算是落榜了又如何,您才弱冠出头,有的是机会,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明珠虽一时蒙尘,但它是个宝贝的事实不可改变,只等一个慧眼识珠之人罢了。”

    这话还是和江遇学的,现在用来安慰苏璟也刚刚好。

    也只有苏莞会这么安慰他了,其他人鼓励归鼓励,但终究无法给他正确的指引。

    “多亏有莞莞时时宽慰我,我这心里,才能得稍许安定。”

    他现在就是一个等待高考的学生,人生之中的转折点到来,决定他以后的路是宽是窄的时候到了,苏莞可以理解他的心情,所以才想着带他去州府看看灯会,好好放松一下心情。

    ……

    翌日一早,江遇安排的马车早早的到了苏家门口。

    家里人出来一看,好家伙,好豪华的三辆马车,还都是两匹马拉的规格,配了车夫。

    都是二十出头的健壮小伙子,往那一坐,不苟言笑的,十分严肃。

    前两辆马车里,还备着火炉子,里面燃着炭火,马车比单独跑的马还是要慢一些,因为要负重,从这里到州府也需三个时辰。

    平稳起见,速度不必太快。

    上次苏宸骑着最好的马,快马加鞭至州府也是花了两个多时辰的。

    最后面那辆马车稍微普通一点,因为是用来装沙琪玛的,怕天气不好,苏莞特意嘱咐江遇租带顶的。

    “怎么样,各位可还满意?”江遇笑的温柔,一副求夸赞的模样。

    “你确定,这是三两银子就能租到的马车?”苏莞有点怀疑。

    他回来说是三两,苏莞就给的三两,当时她就觉得挺便宜的,毕竟是租个来回。

    现在看来,三辆马车六匹马,到了州府,光是喂马的饲料都差不多要三两了,老板不赚钱了吗?

    “是啊!”江遇回答的直接。

    苏莞知道,这货动用私人势力了,但是他也不搞得真实一点,有点太假了。

    “难道,你不满意?”江遇微皱着眉头看他,表情略带委屈。

    “满意,怎么不满意,这也太划算了吧,我们捡着便宜了爹娘!”苏莞挽着苏母的手臂一边笑,一边给他捧场。

    “是啊,这马车看着比那些员外家的还要气派。”来自苏母的肯定。

    说实话,清河县的那些地主富商,还真没有这样的规格,日常出行的马车要用两匹马拉的。

    “哇,我还是第一次坐马车呢!”

    苏昀一脸不值钱的样子,迫不及待往马车里面钻。

    除了他,其余的兄弟还是挺淡定的,只是在外面围观。

    “好了,赶紧把东西都搬上马车吧,州府路远,可别耽搁了,早些进城寻好住处。”

    苏莞一声令下,哥哥们都开始动了起来。

    苏莞已经决定了,这沙琪玛到了州府得涨价,十八文一封,一共做了五百三十份,零头用做免费品尝,卖完能得九十两。

    加上苏昀现在存的,一共是二百两银子,开个小饭馆是绰绰有余了,还能超预算把规模搞得大一点,甚至匀几十两出来盖房子呢。

    苏莞和苏父苏母,以及大哥还有江遇一辆马车,其他的四个哥哥坐第二辆。

    马车里暖烘烘的,苏莞也是第一次坐马车,一直掀开帘子往外看,觉得有趣的很。

    穿成了小姑娘,连带着她的灵魂也变得像小姑娘了。

    江遇就坐在她对面,看着她这兴奋的模样,忍不住漾开笑意。

    直到旁边的苏璟叫他,他才回过神来。

    “阿遇,我有事向你请教!”

    “好啊,苏兄想问什么?”江遇也乐意解答。

    “我这不是要入京赶考了吗?届时需在京都寻一处落脚点,你京城人土,想必对京都也很熟悉,可知何处有干净实惠的屋子长租?”苏璟如实说出自已的需求。

    苏莞闻声,也收回外面的注意力,仔细听他们说话去了。

    江遇挑眉,想了片刻:

    “这好办,我在京城有一处小院,不算大,但胜在雅致清静,离贡院也近,倒是十分适合苏兄备考,院子里只余一年过花甲的老仆在打理,我可传信至京都,与他打好招呼,你去了之后,直接去我那小院住下便是,我那老仆还能顺带照看你的饮食起居。”

    “阿遇,我不需要有人照顾,只要租给我一间房即可,你既是院子的主人,便直接与我说个公道的租金就是。”

    苏璟是绝不可能白占便宜的,他只是不想把时间浪费在找住处上面,才会求问江遇。

    “咱们都这么熟了,我还收你租金,岂不是不仁不义?苏家于我有恩,我还怕没机会报答,一点小事而已,何以谈钱?”江遇这边也不肯要租金,这就难搞了。

    “要给的,如果阿遇执意如此,我便只能另寻去处了。”

    苏璟直接把话说死,逼着江遇收钱,江遇也是无奈。

    “那便收你五两银子一个月,整个小院都租给你,这我可不能再让步了,再让步可就真成不仁不义之辈了。”

    五两银子一个月,正好在苏璟的预算之内。

    在清河县租个院子,大一点的那种,一个月也要三两,放在京都这样的地界,一个小院五两一个月,也差不多是这个价格了,江遇应该是给的公道价。

    “行,那就多谢阿遇照拂了!”苏璟朝他抱拳。

    “大哥客气了,既把我当做一家人,说这些做什么,见外。”

    他这一句大哥喊的,苏莞有点疑惑的望着他,刚刚还苏兄,怎么一下子就改口了?

    不过苏璟丝毫没察觉不对劲,他还沉浸在人未到京都,就已经解决了住处的喜悦之中。

    第108章-月满西楼

    到达州府已经是下午,外乡人入州府,盘查比较严格。

    因为马上就是灯会,为保城内混进什么不好的人或者东西,所有人都得下马车检查货品。

    就连沙琪玛,都得翻开包装仔细查验。

    苏莞担心他们把东西破坏,若是一份两份还好,多了可就亏了。

    她正想和守城的官爷说一声

    ,结果江遇已经先她一步上前去了。

    背对着他们,也不知道他说了些什么,那些人直接掀开车帘看了一下,就将他们放行了,还笑的十分灿烂。

    回到马车,苏莞觉得奇怪,便问他是怎么做的。

    “你和他说了什么,他居然这么轻易就放咱们进去了?”

    “使了点银两,一般像这种守城门的职位,都是敛财的好位置,只要你行迹不是十分可疑,打点些银两都能过去,总比放任他们把东西翻坏的好。”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