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236.二三五章

    风声更盛,

    眼见就要落雨。

    都督府的张佥事见同行几位大人竟被一任平民拦住,

    不悦道:朝廷自有朝廷的规矩,

    钦差办案,

    何时需向尔等解释了

    说着,

    朝门外打了个手势。

    一行官兵鱼贯而入,在客栈前堂排开,张佥事与翟迪比了个请姿,

    令他先一步离开客栈。

    姚有材亦跟卢主事比了个请,

    转头吩咐:把要犯都带走!

    衙差不知梳香身上有伤,寻了绳子捆押,

    推搡之间,

    梳香疼得脚下一个踉跄,还好江辞从旁一扶。谁知下一刻,江辞也被衙差拽开,他人小,衙差力气却大,

    一个失衡,狠狠摔倒在地。

    江玥儿见此情形,

    再忍不住,扑跪在姚有材靴头前:姚大人,求求您,求求您放过我爹,

    放过——

    大胆!姚有材不等她说完,

    打断道,

    干扰官府办案,来人,把她给本官拖去一旁!

    是!

    一名衙差应声上前,握住江玥儿手臂便要将她往一旁拽,岂知江玥儿竟是吃了秤砣铁了心,紧紧抱住姚有材的腿。

    姚有材被她带得一个趔趄,破口大骂,衙差无奈,只得举起水火棍,朝江玥儿后腰打去。

    棍身还未落下,便被一人握住。

    朱南羡疾身上前,一把夺过水火棍。

    他朱十三为人从来坦荡,不负人不欠人,几曾竟要连累孩童妇孺

    你们真要反了不成!姚有材喝道,来人,把此人,还有这客栈里的所有人,通通给本官拿下!

    是!

    几十上百名官差齐齐应声,顷刻就朝客栈大堂涌来。

    朱南羡手持水火棍左右一抡,将扑上来的衙差打退,放眼一望,只见张佥事已带着十余官兵护住了翟迪。

    客栈内一片混乱。

    火色与兵戈冷光交织,身后传来此起彼伏的哭喊声,冲乱之间,竟有官差将棍棒落在了慌乱无着的平民身上。

    若再不阻止,只怕连麟儿都难逃此难。

    朱南羡忍无可忍,疾步掠去客栈门口,左右把门一合,将就着手里的水火棍卡住闩槽,大喝一声:翟启光!伸手握住襟口,一把揭开了斗篷。

    墨色斗篷委地,露出一道修长的身影,气度高阔如湖上月辉,云端曦光,更令人瞠目的是那张英气逼人的脸,眉宇间天子威仪不含而露。

    翟迪闻声望来,待瞧清朱南羡的面容,整个人如被点了穴一般,下一刻,他浑身大震,膝头一软险些要跪下,却生生忍住,定下神来,移目看向客栈最混乱处:都给本官住手!

    众人一时不知发生了什么,只道是堂堂三品钦差下令,纷纷罢了手。

    陛下——

    正这时,卢主事大呼一声,跌跪在地,冲着朱南羡就俯身拜下。

    朱南羡在心头冷笑,原来先头一出不过前序,实则在这儿等着自己呢。

    客栈里的官兵与翠微镇镇民面面相觑,恍惚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方才卢大人喊了句什么

    ……陛下

    翟迪回过神来当即呵斥:卢定则,你在胡说八道什么!不想要命了!

    卢主事恍若未闻,他看着朱南羡,双肩瑟瑟颤动,像是激动至极,眼底泪水滑落,再轻唤一声:陛下……然后转头看向翟迪与张佥事,翟大人,张大人,您二位认不出么眼前的这位,不正是昔东宫十三殿下,晋安陛下,孝昭仁宗皇帝

    孝昭与仁宗,是朱南羡宾天后的谥号与庙号。

    张佥事脸色苍白,双唇几无血色。他是左军都督府的人,曾数回在都司见过晋安陛下,早在朱南羡掀开斗篷的一瞬间,他便认出他了,却不敢贸然相认。

    如今已是永济朝,晋安帝……不是早在三年多前焚身于明华宫了么

    卢主事声泪俱下:陛下,原来您……原来您还活着……

    翟迪简直要将牙咬碎,这个卢定则,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将朱南羡的身份交代得一清二楚,究竟是何居心!

    他终于意识到今夜这一出是被人算计了。

    什么拿人,什么钦犯,统统都是作戏,而真正的目的,其实是想逼着朱南羡亮出身份救人。

    可惜敌在暗,他们在明,简直防不胜防。

    来人。翟迪寒声道,卢主事神志不清,胡言乱语,把他的嘴堵上。

    一众衙差与官兵面面相觑,刚要动作,忽见朱南羡一抬手,淡淡道:启光,罢了。

    此言一出,不啻于承认了自己的身份。

    可认又如何不认又如何一句陛下,一句晋安,一句仁宗,这么多人听得清清楚楚,他不认,事情便遮得住么只怕更会传得沸沸扬扬。

    木已成舟,还不如随它去,先将该护的人护了。

    翟迪也彻彻底底地反应过来了。

    真是惊怒之下气昏了头,事已至此,找人堵卢定则的嘴还有何用处无异于此地无银三百两。

    &nbs

    sp;   他沉默许久,心中越来越悔。

    当年苏晋落难,朱南羡自焚于明华宫,他因随沈奚去了武昌府,避开此劫,隔年回京,得知昔同党之人死的死,散的散,心中愧疚实不亚于沈奚。

    今日再见晋安陛下,本该是大喜至极,谁料却因自己一时失察,竟令陛下身份曝露,再一次陷入险境。

    翟迪想到此,一时之间羞愤难当,快步步去朱南羡跟前,撩开衣摆,伏身跪下,一开口,声音都哽咽:臣——罪该万死——

    朱南羡知道翟迪心中有愧,可今日之事哪能苛责他

    谁能料到早已宾天三年多的仁宗皇帝还活着就连朱晋安自己,在当年打落灯油的一刻,也从未抱有一丝生的侥幸,直至今日,也不知当初柳昀究竟为何相救。

    他看着翟迪,静静道:不怪你,起身吧。

    翟迪犹疑片刻,心知眼下不是请罪的时机,还有许多事亟待处理,于是应声而起,再朝朱南羡施以一个深揖,转头沉声吩咐:把客栈的门守好了。

    客栈的门方才就被朱南羡合上了,里间变故乍起,一下静了下来,外间的官兵虽狐疑,却不敢硬闯。

    而留在客栈里头的人见连自京里来的三品钦差大人都拜了朱南羡,虽惊疑不定,亦无有不跪的。

    姚有材跪在卢主事身后,整个人更是抖得如筛糠,他早猜到这个南护院身份可疑,万没想到竟会是先帝陛下,如今看来,哪怕是沈奚沈大人在此,恐也保不住自己性命了。

    很快,官兵便将客栈的门把守好。

    卢主事依旧泪眼婆娑,翟迪看他一眼,对一名衙差道:把你的刀给本官。

    握刀在手,径自步去卢定则跟前,翟迪的眼神与声线一并凉下来:卢主事,你究竟安的什么心

    方至此时,卢定则才感受到一丝惧怕,可他听舒闻岚之令,只能依命办事,是以答:下官……不解翟大人言中之意。陛下还活着,咱们君臣重逢,这不是大喜之事么

    翟迪冷眼看着他,不欲再与他废话,双手一并握住刀柄,慢慢抬起,使劲浑身力气,挥斩而下。

    鲜血喷洒迸溅,有一瞬,迷了翟启光的眼。

    他想起他高中解元那年才十七,本是前途无量,谁知他好赌的兄长贪了父亲治病的银子,令老父身死,他气不过,失手弑兄,尔后改名翟迪,重新考取举人,却不敢再考进士,怕风头太盛引来怀疑,只得入都察院做一名巡城史。

    锦绣前程一朝覆灭,心中不是不恨的。

    本以为要一生蹉跎,未想苏大人竟找到自己。

    她说:你很好,我记住你了。

    她说:本官看中你的坚韧,周密,见微知著,本官问你,从今往后,可愿跟着本官

    她还说:如今朝廷各方势力林立,日后必不可能一马平川,倘若铁锁横江,锦帆冲浪,你我或许会倒在洪流之下,但日后,若有我苏晋一杯羹,必不会短了你的一勺,若有我苏晋一寸立足之地,必不会少了你的一分。

    苏晋知道他的过往,依然愿意重用,于翟迪而言,这不仅仅是知遇之恩,更赐予深陷混沌的他一份希望。

    他无以为报,只能守着一个忠,至今依然。

    卢主事的头颅骨碌碌滚落在地,翟迪满身是血,整个人如修罗一般。

    他很平静,声音不大,恰恰落入客栈内每一个人的耳中:都记住了,今夜在云来客栈,你们什么都没听见,什么都没看见,若叫本官知道你们中,有谁胆敢将今夜之事对旁人说道一个字,卢定则下场,就是你们的下场。本官连户部的六品主事都敢杀,不在乎手里多添几条性命。

    翟迪知道,杀一儆百只是下下策,今夜瞧见朱南羡的人太多,此事迟早瞒不住。但,哪怕能用卢定则的头颅为朱南羡拖些时候,令谣言慢些散出去,令晋安帝及时自蜀中脱身,平安活下来,他不在乎为此赌上自己的仕途与性命。

    外间已开始落雨,翟迪斩了卢定则,提着刀,打算将姚有材一并宰了,未想朱南羡从旁一拦,说:暂留此人,他与屯田的案子有关,还说上头的人是青樾,你带回去细审过后再作处置。

    翟迪听闻沈奚之名,一时意外,立即收了刀,应道:是。

    又命衙差放了梳香三人,正欲请示朱南羡日后打算,忽听客栈外,有一人叩门道:翟大人,蜀中余御史命人送来一封急函,请翟大人无论如何立刻就看。

    翟迪诧异,余御史是他亲信,今日才见过,不记得有何事如此紧急。

    待官兵将急函送到他手上,拆开一看,脸色突然大变。

    蜀中风雨不大,然则自锦州出,越往外,雨丝越急。

    及至到了川蜀与湖广的交界处,重山峻岭之间,风雨已成奔雷之势头,声声嗡鸣不绝于耳。

    这样的雨势,寻常人家早已闭户不出,然而在入蜀的山道上,却有一辆马车疾驰而行。

    坐在车里的人像是有十万分焦急,冒着雨势掀开车帘,问:快到了么

    山影夜雨遮去他如画的眉眼,只有眼角一枚泪痣幽暗生光。

    车夫道:沈大人,什么事这么急,非要赶在这两日入川蜀,谷雨节快到了,雨势大着哩。

    沈奚看向山雨苍茫处,回了句:救命的事。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