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云巅之雀作品/ 第4章 西行始长安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章 西行始长安

    县令看孙逸半天不应声,以为是还嫌钱少,就在咬咬牙打算再加点的时候...

    "也好,正赶上贫道去长安有要事,求场雨便求场雨,不碍事。"

    孙逸拿着腔调,真如世外高人一般。

    "甚好,甚好!万请真人留三分薄面,留下来吃顿小宴,也算是小官提前给真人庆功。"

    "都听县太爷安排。"

    两人对视一眼,宾主尽欢。

    孙逸本来对这顿饭还有期待,等吃到嘴里也就没啥感觉了。

    厨子手艺比那包子店好点有限,食材也很一般,比起花果山都大大不如。

    随便吃了些草草果腹,天黑之前便上路继续办正事。

    "预祝真人一切顺利,一切顺利!"

    县衙门口,县太爷拱手相送。

    三匹快马带着孙逸与两个公差,带着县令的公文出了城,直奔长安。

    这马跑起来实在不算快,孙逸觉得现下的自己撒开腿跑,都不见得慢多少,便招手让两名公差上前:

    "本道爷有神行之法,日行八百里喝水一般,要不我先走,你们后面跟着"

    两个公差闻言却是面色一僵,其一人说道:

    "真人莫急,我二人领了命,非得跟在真人左右才行,若是跟丢了,只怕不仅要挨板子,项上人头只怕也保不住!"

    另一人也附和:"是也是也,真人可别嫌我二人烦扰,只要到了长安交了差事,我们马上就走。"

    孙逸点点头,没明白两人怎有这么大的反应。

    出了城没行多远,却见四下里光秃秃,不少农人坐在田边满脸忧色。

    "这春播时节,这些农人为何枯坐田边,不去耕播撒种"孙逸好奇看向两个公差。

    "真人有所不知,今年的春雨还没来呢,他们这是在等雨呢。"

    "等雨是能等来的怎地不找人来给本县百姓求场雨"

    西游世界,雨水旱涝都是人祸,而不是天灾,如此春播时节不下雨准是出了问题,只靠等,怕是等不来。

    两个公差本就心不在焉,听这话还以为是孙逸发了慈悲打算半路求场雨,两人是连声劝阻:

    "真人万莫要管这些闲人闲事,直去长安便是,直去长安便是。"

    百姓生计叫闲人闲事

    孙逸长叹口气,摇了摇头,之前没想明白的事情也想透了三分。

    这俩人估计是县令怕他跑了才派来的,说是陪同公差,其实是押送进京。

    这县令如此热情,却对城外百姓枯坐等雨的耕生大计半字不提。

    真正放在心头的,还得是头上那顶乌纱帽吧。

    难怪系统说天道有缺。

    由小见大,由点见面,便是如此了。

    一路上走官道,住客栈,也算是让孙逸过了几天人过的日子。

    又一日饭桌上,孙逸看着桌上的胡饼羊肉眼睛发直,不动筷子直发愣。

    饼质很糙,制作时也没有油盐调味。

    这肥羊,看不到瘦肉,提鼻子一闻,就这膻气味儿,非得是八岁以上的母山羊,少一岁都没这味儿。

    盐也是粗盐,吃完嘴里就只剩下苦味。

    酒就别提了,黍子和高粱酿的,比那未来的醪糟汤都不如。

    酒食孙逸看不上眼,喝的水也不满意。

    八成是井水,喝到嘴里一股土灰锈铁味。

    孙逸放下筷子,摇摇头上楼回客房休息去了。

    两个公差看人走了,说话也不再小心。

    "你说这道爷,怎么不吃饭光摇头呢"

    "是啊,说来也怪得很,这人最初来衙门的时候,还是因为吃了十几笼包子不给钱,现在摆上好的,他反而不吃了。"

    "我倒知道个说法,那道爷没准是辟谷呢..."

    "瞎胡诌,你知道个甚,没准是那顿包子吃撑了,现在吃不下去才叹气呢。"一名公差恶趣味揣测着。

    "哎有理啊!理应如此,哈哈哈哈哈!"同僚被逗得哈哈大笑。

    "哈哈哈哈哈哈,喝酒喝酒,这肥羊配酒,不吃可惜也!"

    楼上屋里,孙逸却捂着肚子直叹气,这上岸以来,就没吃过一顿称心的饭菜。

    饿啊,好在现在饿不死,由他嘴刁也不会怎样。

    看着窗外,孙逸心中思忖起来。

    明日便到长安,听说还能见那唐王的面,先不说求雨之事的成败,都见皇上了,一顿好饭总吃得到吧

    这个世界在取经队伍归来之后又过去了五百年,统领中原的依旧是大唐而没有改朝换代。

    这足以说明,这个世界的大唐,与孙逸原本所在世界的大唐压根就不是一回事。

    不过话说回来,不仅大唐,就连东西天的仙佛也是如此,看似同名,其实和原本世界中的佛道教诸神也不是一个概念。

    一夜无话,次日来到长安城门口,两名公差连城都没进,通报了守军之后,不多时便有一老宦官坐着轿子来接引。

    白面的老太监脸上皮肉与眼睑松垮垮下垂,看着没精打采的。

    "你俩,回去复命去吧。"老太监看过公文,点点头收进袖内,冲着二人摆手。

    公差们连人带马不做停留,反身就往回走。

    "道长,随咱来吧。"老宦官吊着嗓子,也听不出悲喜,被小太监扶着又上了轿子。

    孙逸捏了捏鼻子,也不知道这阉人用了什么东西,身上一股怪里怪气的香味,也不废话,翻身进轿坐在了老太监对面。

    "道长远道而来,可是有了准备"刚安顿好屁股,老太监已经迫不及待开始发问。

    "甚准备"孙逸总觉得这老太监话里有话,就算准备求雨,也得他来了才能准备。

    老太监一愣,眯起的眼睛都惊得瞪大了几分:"准备对付那群和尚啊,道长,你莫不是..."

    也不知道是故意的,还是因为缺零件导致的,这老太监说起话来腔调弯弯绕绕,阴阳怪气的。

    孙逸实在受不了,几天没吃好饭脾气也大,立时皱着眉头就开骂:

    "你忒糊涂,来求雨,又不是来抢庙夺经,我吃饱撑的,对付秃驴做甚"

    老太监闻言却是惊大过恼,似乎刚才没看清孙逸一般,努力睁大眼睛,上上下下好好看了一遍,再说话时,声音都小心了几分:

    "真人能出此言,定不是此间之人,敢问...真人从何处来"

    "东胜神州来。"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