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朱由检望着史册,陷入了沉思。</p>如今魏忠贤刚毙,时间线应为天启年十一月有余。</p>
那目前的危局有二</p>
一为明年即将爆发全国性的饥荒,大批的农民起义。</p>
二为袁崇焕许下的五年平辽誓言。</p>
这两个难题,即将是一个导火索,引爆接下来的矛盾。</p>
至于阉党,只要自己不插手,还能撑一段时间。</p>
这就足够自己运作了。</p>
“将袁崇焕给朕叫来。”</p>
朱由检沉思了一会儿道。</p>
......</p>
袁崇焕有些意气风发地望着朱由检,不枉自己立下了汗马功劳,魏忠贤一死,陛下就注意到了自己。</p>
看样子陛下是要大力的扶持自己。</p>
从今以后,自己即将开始平步青云。</p>
“袁崇焕,你可知朕叫你来所谓何事?”</p>
朱由检将他晾在一旁半天有余,这才轻描淡写地道。</p>
袁崇焕躬身一礼,仔细地琢磨了半天。</p>
“臣不知。”</p>
朱由检来到一旁的书桌上,提笔一动。</p>
“对于平辽,你有何看法?”</p>
袁崇焕心里一激灵,陛下果然是想要将平辽一事,交给自己。</p>
“陛下,臣只需五年平辽!”</p>
朱由检摇摇头,退到一旁的椅子上。</p>
“你去看看朕刚刚写了什么。”</p>
袁崇焕有些不解地望了一眼,只见白纸上,只有三个字。</p>
毛文龙!</p>
袁崇焕脸色一变,不知陛下这究竟是何意。</p>
“不知你对他怎么看?”</p>
袁崇焕心里一震,明白这是陛下对自己的考验。</p>
“毛文龙拥兵自重,不服调遣,还经常跟敌人做交易,这样的人一日不除,平辽一日无功。”</p>
“所以如果是你,便会快刀斩乱麻,直接斩了他,以固军心?”</p>
袁崇焕用力地点了点头。</p>
如果自己做督师,首先解决的就是毛文龙。</p>
这人留不得!</p>
朱由检叹了口气,袁崇焕果然如史册记载一般。</p>
没有动脑子。</p>
朱由检再一次来到一旁的大明地图,在笔在其中一处留下了一个记号。</p>
“你再来看看。”</p>
袁崇焕有些不解,总觉得陛下有些玄乎。</p>
可走近一看,脸色大变。</p>
居然有一条通道,可以绕过山海关,直接抵达紫禁城。</p>
而且如果自己没有记错的话,那个方位,便是后金势力。</p>
之前因为毛文龙经常与敌人做交易,会对那个方位严格把守。</p>
可如果自己把毛文龙灭了,后金势力没有后顾之忧。</p>
皇太极一定会带领后金势力直捣黄龙,届时别说平辽了。</p>
哪怕驰援京城,都会非常费劲。</p>
袁崇焕想到这里,冷汗止不住地往下流淌。</p>
朱由检走近袁崇焕的身前,语气有些严厉。</p>
“如今爱卿还认为,五年平辽吗?”</p>
“还认为首要除去毛文龙吗?”</p>
“如果朕再告诉你,明年全国各地闹饥荒,无数的农民起义。”</p>
“届时,起义军也会直击京城,你认为形式又如何?”</p>
袁崇焕吓得直接瘫坐在地上。</p>
这些情况,全部都是之前从未想过的。</p>
最近根据自己所知,的确有些地方的百姓,已经有些按耐不住了。</p>
起义军的势力,也在不断地加强。</p>
明年全国之内闹饥荒,起义军的数量,将会百倍剧增。</p>
所以这些情况,很有可能真的发生。</p>
到时,自己根本难辞其咎。</p>
“陛下,臣知错了。”</p>
“五年未能平辽。”</p>
朱由检见袁崇焕这失魂落魄的模样,不由继续摇摇头。</p>
“你还是未能理解朕的意思。”</p>
一旁的王承恩,此时神情有些骇然。</p>
几日不见,感觉陛下的气场,强得离谱。</p>
袁崇焕这样一个心高气傲之人,如今被陛下玩弄于手掌之间。</p>
这样的心计,哪怕是始祖也未必能及吧!</p>
朱由检来到一旁,端起一杯茶。</p>
递到了袁崇焕的面前,语气平和。</p>
“你看眼前这茶。”</p>
“感觉如何?”</p>
袁崇焕此时都已经六神无主了,哪里还有闲工夫关注茶。</p>
只不过朱由检都这番问了,只能支支吾吾地回答道:</p>
“香味扑鼻,好茶。”</p>
朱由检将这茶杯直接摔在地上,里面的茶水,都流在了地上。</p>
“是好茶,可不符合朕的心意。”</p>
“所以只有这样的结果。”</p>
“你有大才,可要听朕的口令。”</p>
“不然......”</p>
袁崇焕心里一紧。</p>
明白了朱由检的意思,连忙磕头示意。</p>
“陛下放心,臣一定会为了陛下做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p>
朱由检这才点了点头。</p>
“山海关可以交给你,但毛文龙给朕留着。”</p>
“五年之内,不许你有动他的小心思。”</p>
“不然你斩他的头,朕斩你的头。”</p>
袁崇焕点了点头。</p>
王承恩见袁崇焕退下以后,这才有些迟疑地望着朱由检。</p>
“陛下,感觉你变了。”</p>
朱由检忍不住的笑了起来。</p>
能不变么?</p>
按照以前的作风,顶多还有十七年光景。</p>
自己这个皇帝,也是窝囊十几载而已。</p>
目前这个格局,必定打破。</p>
“传朕口令,提拔袁崇焕为蓟辽督师!”</p>
韩爌在大殿之上,看到朱由检的旨意,有些拿捏不准了。</p>
不明白为何要提拔一个这样名不经传的小人物。</p>
只不过这个小皇帝,是该敲打一下了。</p>
“诸位,陛下的这个旨意,有些唐突了。”</p>
“如果贸然提拔,会引起朝中混乱。”</p>
“所以,诸位认为否决可否?”</p>
“臣附议,不可!”</p>
韩爌望着一众大臣,忍不住的笑了起来。</p>
这朝廷之事,自己说了算,而不是小皇帝。</p>
朱由检望着内阁的意见,倒是并不在意。</p>
袁崇焕这里,自己之所以只是敲打。</p>
因为他确实对大明忠心,只不过独立专行,太有自己的想法。</p>
希望经过这次的事情,能够让他长个教训。</p>
自己接下来也可以专心的对付农民起义一事。</p>
这才是重中之重。</p>
得民心者,得天下。</p>
韩爌见朱由检没有任何的动静,一开始还有些得意。</p>
“小皇帝希望你识趣一些。”</p>
“不要逼我。”</p>
可不知为何,京城之中,无数人都在提及袁崇焕。</p>
说起他以前所立战功。</p>
以及他与魏忠贤的往事,激起了民愤。</p>
让无数的百姓,义愤填膺,都让他们恢复袁崇焕的职位。</p>